«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 当前第7版 PDF
用嘴说出感谢 用情传递感激 用心表达感动 用行回报感恩

三十八、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三十九、卖身葬父

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不爱钱财,只爱他人品好。董永无奈,只好带她去地主家帮忙。那女子心灵手巧,织布如飞。她昼夜不停地干活,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织了三百尺的细绢,还清了地主的债务。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走到一棵槐树下时,那女子便辞别了董永。相传该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董永心地善良,七仙女被他的孝心所感动,遂下凡帮助他。

四十、知错能改

杨存中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之一,他本名“沂中”,字“正甫”,“存中”是南宋高宗给他赐的名。他是北宋名将杨业的玄孙子,虽然家道不兴,也是杨家将的后代。杨存中秉承了杨家将的传统,屡次抗击外敌,也因此立下战功而身居高位。

杨存中手中有权后,不免渐渐有些忘乎所以。一次,他在其女生子后,利用手中职权一次性拨吴门良田千亩以为粥米”给他女儿。杨家的一位家庭教师王先生听说东家为了解决外孙的吃饭问题,竟然“私拨民田”,他就写了一封信给杨存中。

他在信中指出:老元戎世代忠烈,国家之干城,理应表率诸臣僚属,模范子弟宗族。今强霸民田,祸及乡里,势在,则无虞矣。他日势去,宁不惧谏臣之椽笔乎?请三思!也就是说,您现在有权有势的,没人敢把您怎样,等您将来不再有权势了,到时候恐怕就难保平安了。杨存在读罢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赶忙将私自拨给女儿的田地全部退还给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