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召开的工作会议为自己定下2015年的工作清单,稳健货币政策、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依旧是关键词,相比2014年“工作清单”,更明确指出了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等任务。
2015“新功课”稳健定向
对于央行工作的定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表示,“央行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核心部门,为整个社会的运营提供好的货币环境。对当前的经济情况做扎实的工作调研,制定出合适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调控的手段和方法上要不断地创新。与其他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协调,保持整个经济的稳定性。”
那么央行对于2015年新“功课”的定位是什么?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致,央行表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进一步做好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对于新常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新动力”。新增长动力的主要特征是:从市场需求角度看,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占主要作用;从要素投入角度看,经济增长要靠资本、资源、劳动力的高效集约,技术进步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资源要素配置结构的角度观察,改进来源于部门内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新常态下央行的工作,郭田勇表示,货币调控应该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一方面,在新常态下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从货币政策方面来讲,首先要去适应这种趋势。同时,新常态也不能说出现经济过大的波动,货币政策也要把握好度。“我认为,2015年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管是速度上,还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上、结构上。”
同时相比2014年央行工作会议,此次央行更是列举具体“功课”,如灵活运用各种工具组合,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继续实施定向调控,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同时央行承诺,将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等。
而这些“功课”其实是2014年工作的继续,如央行在总结2014年工作时表示,“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不断扩充”,灵活运用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非对称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改进合意贷款管理,发挥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和信贷结构引导功能。两次实施定向降准,建立引导金融机构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的正向激励机制。创设中期借贷便利。新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创设抵押补充贷款工具,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户区改造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高级经济学家章俊认为,2015年央行整体的基调是稳健,但是把握上是相机抉择。如果经济数据较差,宽松的力度会大一点,如果“回升”,则宽松的力度就会减弱。
“降”或是大方向
然而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生产价格指数)年度数据公布后,市场对央行降息降准的预期又再次升温。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全年CPI比上年上涨2.0%,年度涨幅创出自2009年以来的新低。2014年中国PPI同比下降1.9%,截至2014年12月份,中国PPI月度数据同比下降的持续时间已增加到34个月。PPI月度同比数据上一次出现增长还是在2012年2月。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慧勇对腾讯财经表示,我国现在可谓面临“内忧外患”:国内产能过剩、企业去库存压力加剧;国外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原油价格持续下滑、新兴市场经济,输入型通缩加剧。因此国内通缩压力加大,在此情况下“央行只能出动作”。对于“动作”是降息还是降准,李慧勇则表示,“方式是可以多样,可以降息也可以降准,亦或是公开市场操作降低回购利率,总之央行须相机而动,而且必须要有所行动了。”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徐高对腾讯财经表示,12月CPI微幅回升,PPI降幅扩大。通缩压力的上升表明经济增长仍然疲弱,稳增长目标的实现面临较大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宽松的方向是没有疑问的。不过,宽松的方式可能未必是降息。化解融资难,目前的关键瓶颈在于地产和基建的资金可获得性。只有信贷的加速投放才能直接触及这个问题。而去年降息之后资本市场泡沫化发展的倾向也降低了央行降息的动力。因此,“我们相信货币政策放松更可能以放松信贷的方式来进行。”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分析,2015年货币政策总体来讲还是会进一步宽松,经济增速还在往下降,所以说“降”是大方向。
据《 山西金融信息网》 牛力/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