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工作回顾
县委书记、县长卫再学作政府工作报告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9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强劲增长:2014年绛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2.26亿元,同比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33亿元,同比增长14.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25.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2亿元,同比增长14.8%;外贸进出口总额2362万美元,同比增长125.81%;与开发区分家后,财政总收入1.998亿元,同比增长1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48万元,同比增长24.3%,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立体式困局"等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下,财政收入实现了逆势增长,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9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9元,同比增长10.4%。
(二)科学发展明确了新路径。2014年,我们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开始制定绛县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三个方案"。重点工程"六位一体"位居全市第四。一是工业集群化高点起步,成效明显。安峪工业园区冶金发电集群实施了明迈特年产70万吨镍铬铁合金、天润风电、大唐安峪热电厂、晋安通绛县富家山风电、星源工贸自走式秸秆打捆机、晶茂硅二期、绿园农产品加工、综合服务中心、社区住宅、幼儿园和医院等11个集群项目,总投资96.8亿元,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主要引擎。通航产业园项目审批所需的前置性许可都已取得实质突破,绛侯机场场址通过了民航华北管理局、省市发改委等部门的27名专家联合评审,空域批复已报送至北空司令部和总参,待审核后即可全面开工。二是具有绛县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正在拓宽。全年流转土地9.8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24.5%。各类专业合作社累计达730个。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达15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示范村达到65个。山楂10万亩,大樱桃1.7万亩,苗木5万亩,中药材5万亩,新发展干果经济林1.63万亩,基本实现"人均一亩经济林"。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工程,水浇地面积达到23.08万亩,接近"人均一亩水浇地"。粮食总产量1.76亿公斤,创历史新高。三是传统农业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逐渐明晰。启动了绛山东街、环城南路、健康南路、广场西路北段、和平路中段等5条市政道路以及一批商业综合体建设。建成9处小游园、10块绿地、6座高标准公厕。完成绿化面积4.5万平米。建成人武部新办公楼和消防站,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在横水镇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工程和新城建设。完成了卫庄镇斜曲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投资524万元,完成了故绛、横水两个乡镇10个村的连片示范区建设。
(三)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稳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商局、质监局划归地方管理,理顺了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信息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能并入发展和改革局。进一步深化五项制度改革,全县审批事项由262项精简为190项,单项审批时限平均缩短10个工作日。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 817个。启动了公车改革。信用联社筹建农商行已获得省联社批复。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调整充实了10支招商小分队。编制完成了《绛县对外招商目录》。积极开展集群化招商、专业化招商、产业链招商,全年外出招商引资46次,对接企业16家,签约项目19个,落地项目10个,签约资金199.08亿元,到位资金42.07亿元,招商引资签约资金、落地资金排名均位于全市前列。
(四)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提出了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黄河金三角地区避暑胜地和休闲旅游胜地"两个胜地"战略构想,使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题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以较快的速度建成了绛北大峡谷一期、东华山滑雪滑草场两个标杆性项目。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12亿元,增长26%。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消夏文化周、樱桃采摘节等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创作了"美丽绛县"、"相逢正当好时候"、"故绛飞龙"等优秀歌曲。民俗舞蹈《闹花灯》荣获全市第二届"菊花奖"金奖,被省文化厅推荐角逐国家群星奖。全年送戏、送电影下乡3065场。在太原成功举办了民间书画展。绛县被评为全市文化工作创新先进县。文物工作得到加强,完成10处国保单位的文物修缮编制工作,对2个碑亭和22通石碑进行了集中保护,完成了太阴寺修缮工作。
(五)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完成造林3.97万亩、通道绿化132公里,森林覆盖率达34.8%。绛县被授予全省七个2014年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之一。取缔废旧塑料加工厂42家,拆除土炼油、炼铅、炼镁厂4家、关停小化工、小水泥厂2家。持续加大涑水河监管整治力度,清理垃圾3.61万方。完成10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加强水源地保护,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成并启动了PM2.5监测。全县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达到343天。
(六)民生福祉有了新改善。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14年,全县财政总支出的82.1%用于了民生。一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方面,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全县各单位共退回17名借调教师。高中教育和一线教师奖励"两个一百万"专项扶持资金全部兑现,人大教育基金会拿出30万元对60名农村一线优秀教师进行了奖励。对126名教师和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启动了文教园区前期准备工作。申报发明专利2件。医疗卫生方面,获得了全市食品药品工作先进县称号。完成了原国营541电厂职工医院整体移交地方工作。启动了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创建工作。绛县被评为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社会保障方面,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到370元、197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了10%。为123名残疾人开展了康复救助。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01套,建成179套。创业就业方面,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96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培训156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870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亿元以上"小巨人"企业1家,孵化小微企业145户。二是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获得了2014年度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先进县称号,全县建立起无缝隙覆盖的"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新增、更换了1220个天眼工程监控探头,总数超过10000个。解决房地产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1223万元。完成了第十届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开展了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对全县101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兵,县财政给予了补助,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农村"五件实事"全面完成。改造农村危房1543户;新改建农村幼儿园3所;异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1081人;实施了53个村的乡村清洁工程,发放了65辆垃圾清运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28人。四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对1358家工矿商贸企业开展了集中整治,关闭取缔非法经营企业16家,保持了工矿商贸领域"零事故"、"零死亡"。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森林防火、防汛等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向好。
(七)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新提高。一是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2件、政协提案70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公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提高。二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实践、栽植家庭亲情林、敬老爱老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建成了绛山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条街。三是教育实践活动成效明显。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了一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
二、2015年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落实"三个方案"为主线,引深抓项目、抓环境、抓作风"三抓"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着力推进"六大发展",努力建设廉洁绛县、和谐绛县、实力绛县。
2015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长1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6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2015年,要重点做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以"三个方案"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市委、市政府在密集调研、专业化论证的基础上,尊重规律,出台了工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个方案",明确了推进"六化衔接"、实现"四化互动"的总抓手。我们要深刻理解市委、市政府"三个方案"的核心精神,充分制定运用好我县的"三个方案",在全市一盘棋中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出比较优势和独特潜力。
工业集群化要以"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为重要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坚持"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围绕冶金发电和通用航空两大主攻产业,建设两大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两大集群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的70%以上,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农业现代化要坚定不移走"土地规模化、组织企业化、技术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的路径,以优质粮食生产为基础、林果经济和苗木药材种植为主导、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物流为支撑,逐步形成"一轴两体三区、十大板块、十大园区和100个精品村"的现代特色农业格局。
新型城镇化要围绕"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空间拓展、土地集约利用、市民方便宜居"的目标,以"工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城镇化、土地规模化、城乡生态化"为路径,以工业化为切入点,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着眼点,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城镇承载力,用城镇化拓展巨大的消费空间、投资空间和创新空间,走一条具有绛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