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 当前第6版 PDF
老照片的故事
徐效骥

打开尘封已久的相册,两帧老相机拍的正方形的黑白照片赫然映入我的眼帘:一张是我和平遥一中邓光明老师在游轮仓外的甲板上;一张是许多青少年朋友簇拥在甲板前辅导员老师的周围。这两帧照片十分珍贵,意义毫不寻常,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八四年参加全国少年科学奖基金会首届颁奖大会期间畅游长江三峡的情景。

目睹照片,思绪万千,霎时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说起来话长,1982年12月7日,我被县科协与县教育局正式聘任为东关中学的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我深知这项工作的艰巨和责任的重大,它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祖国的未来,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国庆节题词中所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颖超给《青少年科技》题词:"人小志气高,立志去创造,今天准备好,将来立功劳。"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我,时刻把这一思想贯彻到课堂教学和日常活动中,辅导他们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活动,多次荣获县、地奖,我辅导赵子记同学制作的《鸡鸭鹅孵化电动演示器》,在运城地区被评为一等奖,被评为省小发明二等奖(因运送途中损坏),我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中国少年科学奖基金会》是由《少年科学报》社和《科学与人》杂志社捐款十万元为底金发起成立的我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少年科学技术奖励性组织,于1984年5月12日经新华通讯社发稿登报正式宣告成立的。按本会《章程》经严格的评选后,每年于十二月十日(世界科学最高奖——诺贝尔奖金颁奖日),向十五周岁以下的获奖少年和家长、教师、辅导员等颁奖一次。

1984年12月10日,正是在这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一天,中国少年科学奖基金会首届颁金大会在武汉市举行。通知要求除获奖者外,每省只有两个名额:一个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代表;一个杰出青少年科技爱好者代表。我们绛县东关初中赵子记同学荣幸被选中,于是我们师生二人光荣地参加了史无前例的伟大盛会。

我们于12月9日启程,在武汉洪山宾馆报到住宿。次日首届颁奖大会在武汉市礼堂隆重举行,与会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优秀青少年科技爱好者、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代表等千余人参加,会议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女婿武汉大学教授主持。受表彰的有著名童话作家叶君健、著名儿童故事家、北京优秀小学教师孙敬修。获奖少年有天津市第十三中学小诗人田晓菲、天津小学生小国画家何宁、江西九江市小书法家二年级学生童靓、青海省小童话作家二年级学生刘梦琳等,他们还进行了现场表演,各儿童刊物的编辑、记者和新闻媒体争相采访和报道。

会议期间,我们共同参加了武汉市"中国少年儿童医疗中心"的揭牌仪式,参观了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并和他们师生进行了联欢。次日,与会同志千余人乘坐十几辆大巴从武汉启程,穿过历史名城荆门,长驱数百里来到了宜昌,参观了号称"天下第一坝"的葛洲坝,亲眼目睹了这一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还乘坐轮船游览了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浏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娇娆风光,也体验了祖国日益飞进的水利建设,极大地激发了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