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 当前第5版 PDF
26个关键词解读山西金融振兴“新政”亮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兴则经济兴。

5月29日,全省金融振兴推进大会召开,会上提出,要充分认识金融振兴是山西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山西企业资金短缺的迫切需要,是山西金融业自身发展壮大的迫切需要,要把金融振兴作为“六大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来抓。

6月8日,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山西金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7000多字的文件内容,从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和创新、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对金融工作领导等六个方面26项措施,清晰规划出山西金融振兴“路线图”,受到全省上下的关注。为此,本报对这26项措施进行了详细梳理。

实体经济

关键词1: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信贷融资主渠道作用,通过用足、用活、用好各类金融政策,及时跟踪各大银行信贷支持方向,紧密对接,争取授信规模扩大和审批权限下放,合理使用金融表外业务融资,努力保持信贷市场繁荣。

积极推展融资领域,最大限度提高股票和债券融资比例,降低融资成本,创新互联网、基金、众筹等融资方式,充分挖掘民间资本潜力。加快险资入晋,扩大保险资金在我省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

推动发展资产证券化,盘活煤炭、电力、公用事业、旅游等行业的存量资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关键词2:项目对接

建立常态化项目对接机制,保障重大项目融资。

加强项目策划,着力策划符合金融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有竞争力的重大项目,做好项目论证,统筹解决可行性研究、资本金、环评、土地等方面问题。

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发布项目,以优质项目吸引资金。此外,在保障资金供给方面,金融机构要研究山西产业发展政策,提前介入,及时跟进,为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关键词3:中小微企业

发展专营金融机构,实行差异化监管,推行免评级的中小微企业授信快速处理机制,切实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

优化信贷抵押登记制度,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征信系统,扩大中小微企业抵押品范围,在大力推动信用贷款的基础上,推广车辆、仓单、林权、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抵质押贷款,促进融资便利化。

强化融资增信服务,省级设立政策性融资再担保公司,市级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建立政银担企对接机制,合理放大担保授信倍数,完善担保贷款利率定价和保证金缴存机制,构建银担共担风险、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等。

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清理各种不必要的资金“通道”和“过桥”环节,取消不合理收费,严禁扩大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加强帮扶指导,加强培训,帮助中小微企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经营管理,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融资能力。

关键词4:“三农”经济

积极推动“三农”信贷业务创新,建立农村产权评估、收储、流转、处置服务平台,扩大农产品、农机具、林权等抵押物范围,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抵质押贷款,缓解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等。

拓展“三农”融资渠道,引导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支持商业银行发行涉农专项金融债。支持农业企业开展农产品期货套期保值,改善风险管理。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在我省农村实现集小额取现、跨行转账、便民缴费和消费为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全覆盖。加快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各类新型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农村支付“村村通”水平。

关键词5:金融集聚区

积聚专营金融机构,支持在山西科技创新城设立商业银行专业支行、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保险专营机构,吸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入驻,在科技创新城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金融集聚区。

创新科技企业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加大创新力度,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通过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信托投资计划、保险资金直投等方式,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模式。

关键词6:外向型金融

引导境内外金融机构为我省提供跨国并购贷款、股权融资服务,建立对外承包工程融资担保平台,综合运用跨境担保金融工具,为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业务提供金融支持。

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加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发展。扩大外债对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外债资金使用效率,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为企业提供信用保险、资信调查、商账追收、保单融资等综合服务。

鼓励银行业机构开办离岸业务,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区域性投资总部、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

稳步推进我省跨国公司外(下转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