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 当前第7版 PDF
防震减灾知识

山西省及运城市地震分布及特点

1、山西省地震分布及特点

山西是中国的多震省份,也是中国有地震记载最早的省份,公元前23世纪的帝舜时期就有"三苗欲来时,地震泉涌"的记载。1303年(元大德七年)洪洞8.0级大震,是中国历史记载的首次8.0级地震。自公元前23世纪至2013年,发生在山西境内的M≥4.7级破坏性地震总计达111次,其中,8.0级1次,7.0—7.9级5次,6.0—6.9级11次,5.0—5.9级68次,4.7—4.9级26次。

华北地震区是中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最强的地区,该地震区的山西地震带(又称汾渭地震带),是华北地震区地震活动强烈的地震带之一。自有地震资料记载以来,山西地震带已发生M≥6.0级地震30次,其中8.0—8 1/4级2次,7.0—7.9级7次,6.0—6.9级21次。山西地震带自北京的延庆盆地至陕西的宝鸡一带,呈北北东走向"S"型展布,全长1200多千米。该地震带一多半的段落在山西境内,涉及(山西)广灵(河北)蔚县盆地、大同盆地、灵丘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与(河南)三门峡盆地等一系列断陷盆地。山西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新构造运动强烈的上述断陷盆地带(裂谷盆地带)。北东东—南西西向区域主压应力场、北北西—南南东向区域主张应力场及上地幔上隆的共同作用下,山西断陷盆地带内活动断裂发育,地壳垂直差异升降运动强烈,盆地大幅度断陷沉降。而断陷带以西的吕梁山断块隆起和断陷带以东的太行山断块隆起区新生代以来一直缓慢隆起,隆起区内活动断裂基本不发育,区内新构造运动的分异地也很弱。因此,山西境内M≥4.7级地震的70%分布于新构造运动强烈的断陷盆地带,M≥6.0级地震则全部分布于断陷盆地内,而占全省面积77.23%的吕梁山入太行山隆起区内的M≥4.7级地震仅占全全省M≥4.7级地震的30%,最大地震也仅5.5级。1970年以后,山西地震台网建立并渐趋完善,可监测全省境内的M≥3.0级地震。M=3.0—4.6级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与M≥4.7级地震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也主要在南北纵贯省境的断陷地带呈密集成带分布,而断陷带东西两侧的隆起区分布较少。

绛县地震局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