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由煤、焦、化、水泥转向煤层气、旅游业、高速公路、煤制油……
上市晋企缘何纷纷“改行”

山西日报记者张巨峰报道:受经济下行等种种因素拖累而业绩低迷的山西板块,近期兴起了一波“改行潮”。

7月上旬,*ST煤气(煤气化)举行媒体说明会,详解了由煤向煤层气转型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早在6月份,主营化工的山西三维正式推出重组计划,拟注入山西路桥集团高速公路资产;差不多同样时间,在大同水泥退出资本市场之后山西惟一的水泥上市公司狮头股份,宣布通过重组转型煤制油;此外,晋中焦炭上市公司安泰集团,也公告了进军旅游业的计划……

种种迹象显示,山西资本市场新一轮重组正驶入快车道。观察各家方案,本轮重组除了实现上市公司脱困这一基本目标,还呈现明显的跨产业特征,可视作上市晋企在资本市场打响的转型之战,若顺利实施,有望为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输入新的积极变量。

放弃老行当上市晋企觅生机

经历两年巨亏之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ST煤气,再下滑一步就是被暂停上市。这家以煤及洗精煤产销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不得不将重组提上日程。

7月6日,*ST煤气召开重大资产重组媒体说明会,解读重组方案。方案显示,公司拟置出全部资产,注入关联公司晋煤集团持有的蓝焰煤层气100%股权。这意味着,如果这宗置入资产达30.73亿元的重组案完成,蓝焰煤层气将成为*ST煤气的全资子公司,晋煤集团将代替太原煤气化集团,成为*ST煤气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将由“煤”转变为“煤层气”。

市场人士表示,早在2011年晋煤托管太原煤气化集团之后,有关*ST煤气与晋煤煤层气资源的整合预期就一直存在。但相比之下,阳煤旗下的上市公司山西三维与山西路桥集团的联姻,就有些出人意料。

山西三维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6月中旬,山西三维披露称,阳煤集团拟将所持公司第一大股东三维华邦100%股权协议转让至路桥集团;协议收购完成后,公司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形式收购路桥集团持有的3条高速公路股权,包括太佳东、榆和高速的100%股权以及忻保高速相关产权。这意味着,山西三维控股权将由阳煤集团变为路桥集团,主营业务由化工转向高速公路运营。

“改行”的上市晋企还有狮头股份。这家历史悠久的老牌水泥生产企业,2011年曾与中国建材谋求战略合作和重组事宜,但多年未能落地。今年6月下旬,狮头股份宣布,拟将水泥主业相关的业务、资产和负债等转让给控股股东狮头集团。同时,向上海纳克和潞安集团全资子公司潞安煤基油购买“潞安纳克”100%股权。交易完成后,狮头股份主营业务将变更为以煤为原料的高端全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和销售,可谓“脱胎换骨”。

除此之外,焦炭上市公司安泰集团也在酝酿产业转型。6月下旬公告称,该公司拟通过重组引进优质资产,注入福建同元文化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同元文化主营业务为文化旅游及配套地产。业界乐观预计,这次重组有望使山西板块出现第一只旅游概念股。

跨产业重组能否成脱困良方

不可否认,山西板块出现重组潮的直接原因,是相关上市公司经营的举步维艰。

受经济形势影响,以煤、焦、冶、电、化为主的山西板块亏损压力巨大。2015年年报显示,37家上市晋企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091.11亿元,同比下降14.08%;净利润仅为58.9亿元,上年同期为173.27亿元,降幅达66%。2015年,全省有27家上市公司净利下滑,其中12家企业亏损。

这些企业中,*ST煤气在2014年、2015年分别亏损9.95亿元、15.66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年内必须扭亏为盈。山西三维2015年亏损5.05亿元。另外,安泰集团、狮头股份在2015年虽然扭亏为盈,但主要是使用了重大资产置换、债务豁免、政府扶持补偿等“保壳”常用手段。在主营业务短期难以改善的情况下,这些上市公司时刻面临着暂停上市甚至是退市的风险。

对A股来说,上市公司有进有出、优进劣退,完全符合市场规律。然而对处在特殊时期的山西来说,这样的话题有些沉重。近年来,省内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缓慢,目前仅有37家,其中多家发生控制权转移,还有一批上市公司因经营不善暂时失去融资功能,山西板块的体量和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增反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人士认为,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本运作,推动跨行业、跨产业重组,置入优质资产,是绩差上市公司摆脱亏损困境并起死回生的一剂良方。

以*ST煤气为例,晋煤集团对其重组后,主营业务将转变为煤矿瓦斯治理及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利用业务。晋煤集团还承诺,置入资产蓝焰煤层气在2016年起的4年内净利润分别达3.50亿元、5.32亿元、6.87亿元、5.98亿元。如果承诺兑现,上市公司无疑将有了新的盈利增长点。与此同时,业绩改善还将使上市公司恢复融资功能,通过发债、增发、并购等方式推动主业发展和扩张。

国资大挪移资本为媒促转型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省内上市公司开展的重组,其目的绝不限于帮助企业脱困。从更高层面看,这些上市公司是我省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棋子。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晋煤集团重组*ST煤气,本身是落实全省煤炭企业转型脱困的一大举措。重组成功后,晋煤集团将真正拥有上市平台,增强融资、资产整合和并购能力,优质的煤层气资产与原有产业将形成良性互动,为未来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省内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在分析山西三维的重组方案后告诉记者,从化工到高速公路,带来的不只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改变。重组一旦成功,山西有了路桥上市公司,在这样的平台上,后面将持续产生资产注入概念。在高速公路的经营上,将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增长。反过来,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将逐步改变我省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结构,意味着今后将能从资本市场拿钱修路,化解政府融资难题。此外,从民生角度看,上市公司重组意义十分重大。不管是山西三维,还是*ST煤气,每一企业背后都有众多的职工和家庭,如果重组成功实施,他们就能稳定就业、增加收入。

该投行人士还认为,上述相似的重组案,发出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资本市场的轮换信号。这种产业轮换,是上市资产的一次腾笼换鸟,意味着资本市场率先迈出了转型步伐。他说,这种以资本为媒、以股权为纽带的重组,应成为今后国企改革、国资整合的中心枢纽。而在我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调结构快速推进的今后,山西上市公司的重组预期仍然明显,会带动转型继续走向深入。

收入增速不能低于经济增速

2016年已过半,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增速连续两个季度维持在6.7%的水平上。其中,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连续两个季度,居民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速。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比GDP增速低0.2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GDP增速低0.9个百分点。

有评论认为,人均收入增速6.5%与经济增速6.7%,仅差0.2个百分点,基本可以视为同步;也有声音指出,人均收入应该与人均GDP进行比较,前者是快于后者的。然而,十八大确定的全面小康目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的确定,并非以人均对人均,而是以总量对人均。虽然就“十二五”时期5年的实际增长,“十三五”时期经济总量有望实现翻番的目标,但考虑人口增长、GDP分配、房价、收入差距等问题,如果人均收入增速持续低于经济增速,实现全面小康的第二个目标就会出现困难。

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因此,要把握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必须关注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人口增长。在人口由增到减的拐点出现之前,要使人均收入与经济总量同步增长,就要求收入总规模的增速略快于经济总量的增速,才能抵消人口净增长对人均收入增长的下拉作用。

二是GDP分配。要使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就必须适度降低政府财政收入所占比重,要求政府减少开支,把有用、有限的资金用到该用的地方;也或许需要适度降低企业收入所占比重,要求企业通过提高效益来维持和扩大再生产。

三是房价上涨。如果一些地区房价暴涨的势头延续下去,民众的实际购房能力持续下降,即使扣除CPI之后的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但这个同步增速的含金量依然是要打折扣的。因此,在一二线城市要继续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严控投资投机性购房,缩小房地产市场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程度,使民众的实际购房能力不再降低。

四是收入差距。实现人均收入与GDP同步增长,不能靠少数高收入者拉动大多数人“被平均”和“被增长”,而必须通过有效地完善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切实缩小收入差距,才能使更多的人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也才能使5年后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性。

自《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