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6-7-8)
刺激的表演、文化的传承
——记大交村老虎上山表演
◎ 胡春霞

大交村地处绛县最北缘,襟曲翼之交,东屏太岳,西邻浍滩,南依峪河,北有滦水,古有“五水朝宗”之谓,河川毓秀,人杰地灵,佳树良田,物阜民丰,商贸繁荣,文化先进,解放至今一直是区、乡、公社和镇政府建制所在地。全村14个居民组,农业人口3479人,耕地面积2735亩,非农及境外人口1077人。“老虎上山”是山西绛县大交镇大交村的传统社火节目。

“老虎上山”又名斗虎,是广泛流行于绛县大交镇大交村的一种传统表演,它形成于明末,兴盛于清和民国,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以其凶、险、奇、惊的特点。起初杆子比较低,如今已高达12米,顶端有4平方米表演平台,平台上固定两个背靠背的太师椅,俗称“小山”。平台四角由四根绳索做牵拉地线以保持稳定,平台两端各拉两根并列的粗大绳索,作为“老虎上山”坡道。

大交人对老虎上山可谓情有独钟,他们已经把斗虎、尚武的这种大胆心细,强悍刚正的性格根植到自己的血液中。在大交,真正能参加斗虎表演的,都是村里武艺高强,精明干练的佼佼者,每个人都以参加斗虎为至高的荣耀。70岁左右的老人都记得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大交虎艺校场,那里有身怀绝技的校场统领传授武艺,不论年龄大小,白天晚上都有人苦练武术,切磋虎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甚至在田间地头,休息空余时间,斗虎人也不闲着,举着框子也要耍上一阵,可见斗虎在大交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老虎上山节目有惊无险,展现了大交人胆大心细,强悍尚武的个性。

快看!大交的老虎上山又开始表演了,伴着欢快的鼓点,在人们的欢呼中虎爸爸和虎妈妈带着它们的虎宝宝登场了。元宵佳节,大交镇文化广场人山人海,彩旗飘飘,其中不乏其他乡镇甚至外县的人,他们是专程为大交村老虎上山表演而来,紧张,热烈,刺激,扣人心弦的表演让观众们拍手叫绝,令人久久回味。这一独具特色的节目,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虎上山时,两只大老虎带着虎宝宝大摇大摆的走在山脚下,虎妈妈蹲在地上,淘气的虎宝宝在地上嬉戏玩耍,在地上打滚,这时观众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叫“好”。表演者配合默契,大胆心细,稍有不慎,两根大绳就会绞在一起,十分惊险。来到半山腰时,大老虎做搔首弄姿的动作,虎背一张一弛,姿态生动,栩栩如生。实际却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山上表演更加惊心动魄。老虎爬到顶端后,在两尺宽的高空平台表演仰面、回舔、护崽、挠尾、啸天、望月、环视、单立、倒立、打斗等多种高难度动作。表演精彩,技艺高超,有惊无险,扣人心弦。其中在老虎啸天时,老虎在太师椅的四个扶手上四方一跃而起,伴以急促的锣鼓,浑厚的虎啸,一展山中之王的雄风,表演之精湛,气氛之热烈,令人叹为观止。老虎扑食更为惊险刺激,最为考验表演者的胆量和技艺,头从后太师椅直扑前太师椅下方平台边缘,锣鼓骤然大作,艺人身形飘逸,观众目瞪口呆,胆战心惊。起大顶动作时,虎头跃起,虎座直立高扛虎头,虎头两脚直探高空,神似直立猛虎,环视四周,声声虎啸,阵阵锣鼓,把演出推向高潮。老虎舐犊时峰回路转,虎妈妈和虎宝宝相偎相依亲昵嬉戏,温情脉脉,观众心中莞尔,起到跌宕起伏的表演效果。纵观斗虎整场表演,时而平沙落雁,波澜不惊;时而虎啸山林,风云突变,鞭炮声、锣鼓声、虎啸声、惊叫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高潮迭起。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交村老虎上山节目不仅连年成为绛县社火表演的高潮,在周边县市也名声远扬,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民间舞蹈。大交村的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得老虎上山节目的传承枝繁叶茂,经久不衰。我们也相信,大交村老虎上山展现了我们大交人勇攀高峰、迎难而上的精神。大交村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必将能够大展虎威,赢得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