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国庆期间,每天都有来自北京、西安、太原、运城、周边县市及当地数以千计的观众汇聚到绛县图书馆,观赏张豪雨书法展,在200多幅豪放飘洒的书画前流连忘返。特别是看到他九个晚辈的书画作品后,无不赞叹“一门十先生,四代翰墨香。”

A 家渊薰染 早年展露头角

张豪雨出身绛县柳庄村张氏望族。明清以来,其祖上出过数十位进士、举人、知府、知县。其父亲张士谦毕业于县高小,书法犹佳,赴太原赶考时路费告磬,以卖字糊口返乡。他刚懂事,父亲便拿出珍存的历代名帖让他观赏,手把手地教他写毛笔字。上小学时,他的书画便脱颖而出,经常给乡邻们写春联、画肖像。上初中时,经常应邀给县城的机关写字、画画,在县上小有名气。初中毕业后,又破格被录用为小学教员。1959年,绛县行政区划撤消,刚满20岁的张豪雨被分配到闻喜文化馆,独自完成了全国统计闻喜现场会的展览,受到国家统计局局长贾启允的赏识,时任闻喜县委书记王景康破格任命他为闻喜县工艺美术厂厂长。1961年,恢复绛县行政区划,张豪雨返回绛县,白手起家创建绛县工艺美术社。1965年,作为山西唯一的美术人才,被抽调到北京参加全国工业展览的制作,其作品得到朱德委员长的赞赏。

上世纪七十年代,张豪雨发挥擅长书画的特长,相继拓展出制镜、木制工艺等业务,把工艺美术社搞得风生水起,成为全省二轻系统的明星企业。与事业成功成正比,张豪雨的亦书法日臻成熟,绛县标志性建筑和机关单位门牌、公共场合标语大都出自其手。又应邀为《山西日报》、《河东文学》等报刊题字。引起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的关注,主动向他约稿。其书法作品连续在山西省书法展览上亮相,并结识了省书协主席徐文达、副主席赵望进、王治国等书法名家,加入了省书法家协会。先后两次参加由文化部文化人才艺术中心及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培训,使其书法技艺大进。1992年,其书法作品入选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展览。在全国书法界小有名气。

B 白首痴心 潜身墨海舞涛

“古人专一艺以不朽者,必先苦其必志,瘁其精力,积其岁月,而后始有过人之诣也。”上世纪末,年过花甲的张豪雨将晚年全部交付于书法。生活上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养鸡种菜,补贴家用。而在书法上却出奇地大方。一见文房四宝、字贴、书报、宣纸,便毫不犹豫地购买。无论春夏秋冬,张豪雨总是伫立在书案前,凝神屏气,奋笔挥毫。每写满一张纸,便直起腰来,用苛刻的眼光对刚写成的字细细挑剔,发现其中有不满意的字,当即把它扔到书案下重来;接到书法活动的邀请信,无论路程多远,花费多少,都去参加;收到外地征稿信,总是不惜笔墨,精心创作,奉上满意之作;外出办事,一见牌匾、楹联、古碑,便逐字揣摸,究其玄妙;其书法日见精到。尤其是榜书,更是出神入化,国内知名书画评论家刘晓川、孟庆虎、郑国等先生撰文,赞其书法“章法严谨,布局奇巧,端庄稳健,豪放凝重,禅意氤氲,哲叫闪光。端庄稳健中透露着自然率真;法度严谨之中透着情趣神韵;安详平和之中藏有不尽波澜;禅意哲思之中蕴含着气象万千,充满了人文之美,精神之美,音韵之美,建筑之美,意境之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辛勤耕耘换来沉甸甸地收获。近20年来,张豪雨的书法作品先后在法国、德国、奥地利、日本、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参展;应邀参加由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在徐悲鸿纪念馆举办的《当代中国书画家十人联展》。其书法作品先后入选《20世纪中国书画艺术品鉴》《21世纪中国书法名家经典作品概览》《中国老年金奖艺术家作品经典》《当代杰出艺术家书画集》等10部典藏。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荣获“文华奖”、“艺术东方·大红花奖”、“推动中华文明世界功勋华人”等奖项。中国文化艺术评定中心根据部分国际条文及标准,将其书法作品认定为“一级珍贵艺术品”。多件作品被国外收藏。相继被有关部门授予中国老年金奖艺术家、最佳成就奖、文化艺术最高贡献奖、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等称号。被聘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特邀书画师、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院士、全国书画艺术界联合委员、山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个人书法专集3部。被运城市老干部局、市民政局、老年书法家协会授予“老年书法终身成就奖”。其事迹登载于《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山西日报》等报刊。

C 言传身教 后辈翰墨香远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从事业余书法的人愈来愈少。而在张豪雨的鼓励扶持下,竟有9个直系后辈步其后尘,在当地书法界传为美谈。

1959年,张豪雨任闻喜县工艺美术厂厂长时,看到年仅12岁的范玉才天资聪颖,便收其为徒,传授书画技艺,之后又介绍他与侄儿成婚。半个多世纪里,范玉才在岳父兼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潜心书画,退休后被委以绛县老年书画家协会秘书长,其书画入选“关圣杯”全国书画展览,作品屡次在《中国书画报》上亮相。

上世纪70年代,张豪雨特意把毛笔、砚台和中华书法大字典赠予当临时工的外甥刘玉栋。从此,刘玉栋刻苦练习书法和写作。近年来,出版《古绛春秋》、《晋文公》等多部专著,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其书法作品亦频频亮相。

稷山师范学校毕业从教的侄儿张景奇,在叔父的影响下,潜心临帖,深得历代名家精髓,被聘为朔州市平朔老年大学书法教师。

张豪雨介绍内侄张俊翔参加县美术大学培训,走上书画道路。从1977年开始,张俊翔四处奔走,收集散落于民间的寿字,又费两年时间,完成了35米的篆体长卷“万寿图”,其创作的木制印章也别具一格。

就职于绛县地方税务局的女婿王军20多年如一日,一有空闲,便到岳父家里,请其指导写字,其作品端庄秀逸,深得行家首肯。

张洁是张豪雨的次女,刚记事就目睹父亲在画室里写字绘画,在幼小的心灵播撒下艺术的种子。上小学时,她边对泥塑产生兴趣,无师自通地在家里捏起人像。几年前,在父亲的鼓励下,拜名师练习篆书和国画,如今,她的篆书和国画清丽传神,惹得朋友们竞相收藏。

孙辈小外甥范晓娟、范晓斌、杨卓颖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姥爷和父母在写字画画;第一种味道闻到的就是浓浓的墨香;用小手抓起的第一个玩具就是毛笔和纸张,在姥爷的影响下,纷纷走上书法道路。如今,在绛县县城一些宾馆、商铺,悬挂着范晓斌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