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地震与地震灾害

观测结果表明,地球上每年都要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地震因太小而人类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灾害的地震极少,像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地震等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不是每年都会发生的。如果把每一次记录到的地震都标注到世界地图上,就会发现地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但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性。

发生地震的位置称为震源,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点称为震中,从震源到震中的距离为震源深度。如果处在某一个地方,想知道离地震有多远,则可以使用震中距这个概念。震中距就是特指某地到震中的距离。通常把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方震,震中距100~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近震,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如2008年汶川地震的震中位于映秀镇,对于成都而言属于地方震,对于重庆则属于近震,而对于北京或上海就属于远震了。

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岩石会发生急速的错动和破裂,引发强烈的振动并以波的方式在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向四周传播,这种波就是地震波。按照波动的特性,地震波可分为地震体波(简称体波)和地震面波(简称面波)。体波是在地球岩层内部传播的地震波,包括地震纵波(简称纵波)和地震横波(简称横波)。纵波又称P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快,一般为每秒5.5~7.0千米,最先到达地表,在震中附近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横波又称S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略慢,一般为每秒3.2~4.0千米,比纵波晚到达地表,在震中附近它使地面发生水平向振动。面波是沿着地球表面或岩层分界面传播的地震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近地表或者两个不同密度的岩层界面叠加后产生的混合波,传播速度比纵波和横波慢,但威力大,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随着地震波传播距离的增加,其破坏力也逐渐降低,一般说来,距离震中区越远,破坏程度也就越低。

绛县地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