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罄竹难书的日军暴行

(五)摧残文教事业,实行奴化统治

1938年2月,日军侵占曲沃县,时有飞机大炮轰炸绛县境内,迫使学校解散,教师歇业,县政府迁出县城。一高小迁至柴家坡村,后又迁至磨里峪郭家庄村。此时,唯有教师没有学生。垣上其他学校亦自行解散,垣下少数学校勉强维持。

7月,日军侵占绛县,国民党县政府在续鲁峪成立民族革命小学,有校长1名,教师2名,学生30余人。同时,原二高小校长王立信在下柏村创办一高小,招收原高小肄业生。不久,下柏村高小与国民革命小学合并为两个班,数十名学生。深秋毕业一个班,县长赵静川主考,并参加毕业典礼。

日军侵占绛县不久,就在县城办起一所初级小学校,学生主要是日伪县、区、科干部子弟和职员子弟。

1939年春,日伪在县城成立新民小学,有学生44名。同时,强令日占区亦成立新民小学。共成立新民小学55所,有学生831名。1941年,绛县各村学校恢复,共计132所,学生3042名。1942年,绛县共134所学校,学生4100名。1942—1943年,日伪政府先后在县城文庙和南樊镇西堡村城外成立一高小和二高小。共招高小学生200余名,修业2年。

日伪办学的指导思想是奴化国民,其教育方针是“东亚民族在历史、地理、文化、思想各方面都有密切之联系,原为兄弟唇齿之邦,宁无相互提携之要。自此以后,当一本东亚文化传统,与夫亲忍善邻之旨,对于国民换戚,宜作正本清源之际。”鼓吹反共和平建国。其目的是:宣扬王道乐土,实行反共复兴文化,建立东亚新秩序。

绛县党史研究室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