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揭秘军工企业"三六O六"
□ 李金平

当年在绛县的"三线建设"工厂中,可与"541"的一分指、二分指、四分指、五分指、十七分指、十八分指相提并论、齐名共建的还有两大军工企业----"八六"和"四三",号称绛县的八大兵工厂。"八六"因信箱为第86号而得名,一直以来,这两个厂在绛县乃至全国都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八六"全称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六零六工厂,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是根据中央军委"三线建设"的布局,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组建的军械修备工厂,厂址在绛县冷口乡中条山麓的大虎峪里。该厂从1968年6月正式筹建,番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八六工程筹建处",1970年8月变更为现厂名。建厂初期,工厂有干部职工821人,员工来源主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02工厂的基础人员,既有从事多年军械的"老军工",也有刚脱下军装的战士和放下锄头的农民,还有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拥有572台较为先进的机械加工的通用设备,其中两台大型设备在华北地区也绝无仅有。上世纪70年代,主要加工生产电动裁剪机、30吨油压机、6802成型机、三爪卡盘、可调节手用铰刀、钉扣机、打包机、机用丝锥、弹药专用钳、三面刃铣刀等20余种新产品及军械备件。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生产红箭-73反坦克导弹检测弹、教练弹、解剖弹,批量生产MBM1-A型密闭门器,自行开发了后跟磨光机、军用双层床,并成为军械系统A-4型爆炸品保险箱的生产和修理点。1985年5月迫弹的修理线正式投产,至1990年累计修理军援、军贸等各种炮弹81628发,创效益数千万元。1990年1月,该厂整体搬迁至侯马市,终结了在绛县山沟长达22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