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5000年文明史,漫长的岁月淹没了许多曾经的历史,为后世留下不少千古憾事和难解之谜。
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周王朝,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大部,面积约340万平方公里。为巩固其政权,周王室在实行"嫡长继承制"的同时,创始以分封制为核心的封建社会,将王畿之外的国土划分成大大小小的若干块,按亲缘关系、功劳大小分封给宗室亲族、建国功臣和古帝王后裔,建立起晋、秦、卫、虢、曹、宋、韩、虞、陈、鲁、齐等97个诸侯国。然而,因当时文字工具和传播手段比较落后,至少有半数以上的诸侯国被湮没于浩瀚的史海之中。
2004年10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市文物局和绛县文物旅游局组成绛县横北西周墓地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工作队,历时3年多,发掘面积35000平方米,清理墓葬1326座,出土青铜礼器、玉器、漆器、陶器、荒帏等珍贵文物14000多件套,特别是青铜礼器上所镌"倗伯口作宝鼎……其万年永用"、"倗伯乍毕姬宝旅鼎"等铭文,使沉睡于地下3000年左右的古倗国惊现天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05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和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国家田野考古一等奖",轰动国内外。
古倗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笔者参照典籍文献、考古成果、实地调研,对古倗国历史渊源、疆域范围、存续年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初步揭开古倗国的神秘面纱。
古倗国的渊源:笔者依据绛县横水西周倗国墓地葬制特征、出土器物、礼器铭文等考古成果,参照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倗系隗姓。隗姓出自中原北部少数民族赤狄部落,其地望分布于山西、陕西黄河沿岸,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渐渐融合于华夏民族,商末为相对独立的附庸方国,其国王依附于周,娶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姬高之女为妻。姬高在伐纣兴周中立有大功,被兄长周武王赐爵为"伯",封于毕方故地(今陕西咸阳市毕原),故称毕国。周成王当政时年幼,由其几位叔父辅政,姬高乃辅佐国政的"三公"之一,尊称毕公高。女以父为贵。"姬"是古代对贵妇人之美称,毕公高之女依规被尊称为"毕姬"。夫以妻为荣。周武王大封天下时,将其侄女婿列入亲族,赐为"伯"爵,分封到周原(今绛县横水镇一带),以姓为国,是为倗国,其国君被尊称为"倗伯"。从绛县横水倗国墓葬中倗伯面西俯身之形态看,倗伯虽贵为一方诸侯,但仍保持着赤狄民族的葬俗。毕姬为周王室宗女,倗伯对其尊爱有加,其葬制规格明显高于丈夫倗伯,陪葬品也比倗伯丰厚。
古倗国的疆域:笔者从两个方面稽考:一是从文献记载的分封制度考,周王室将分封对象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将分封面积定为王畿千里,公、侯百里,伯70里,子、男50里。倗国为"伯"等级的诸侯国,始封面积应在方圆50~70里之间。笔者详查垣曲、闻喜、曲沃、翼城、侯马等周边县市的历史沿革及地望。西周早期,地处绛县东北部的翼城、曲沃县一带为周成王"桐叶封弟"的唐国(后改为晋);地处绛县西部的闻喜县东北隅为舜帝赐封于豢龙氏董父的古董国;地处绛县南部垣曲县境内的是东山赤狄皋落氏领地。据此判断,古倗国的疆域应当是以绛县横水镇为核心,东、北面以峨嵋岭(绛山)为界,与晋国隔山相望;西面与古董国接壤,南面以中条山横岭关为界,与东山赤狄皋落氏毗邻;具体疆域范围:东至今绛县卫庄镇;西至绛县、闻喜两县交界处东镇;南至今绛县、垣曲两县交界处横岭关;北至绛县、侯马、曲沃交界的峨嵋岭(绛山)。东西直线约23公里,南北直线约30公里,总面积约690平方公里,与文献记载的分封面积基本吻合。
古倗国的断代:古倗国的建国年代,根据文献记载和古倗国的历史渊源,基本可以推定古倗国乃周武王姬发当政时所封的异姓诸侯国,时间应在公元前1050年前后。古倗国的消亡年代,笔者详查《左传》、《史记·晋世家》等典籍,参考绛县横水倗国墓葬、曲沃天马晋侯墓葬、翼城大河口霸国墓葬等出土文物,初步推断古倗国是被晋国于公元前705年前后所兼并。因为,晋国乃周成王封于其弟唐叔虞的,级别为侯,其疆域包括今翼城、曲沃、侯马、襄汾一带,面积"方百里",比倗国面积略大一些。西周时,晋、倗两国隔山为邻,相安无事。春秋时,周王室衰落,诸侯间纷争迭起。公元前709年,晋国"以庶代嫡"后,晋献公姬诡诸四处扩张,相继吞灭了郇(今临猗县)、耿(今河津市)、虞(今平陆县)、虢(今河南三门峡)、魏(今芮城县)、霍(今霍州市)、东山赤狄皋落氏(今垣曲县及晋东南一带)等周边10多个国家。对仅一山之隔的倗国,晋国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上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一件西周铜鼎,上镌铭文;"晋侯令□追于倗,休,又禽。"其释文是:"晋国军队追杀敌人,到倗国边境停止了。"由此推断,极有可能是晋国出兵征伐倗国,倗国国君慑于晋国的强势,为保全身家性命,避免生灵涂炭,主动依附于晋国,因属和平过渡,未被史书载录。据此判断,倗国的断代应为公元前l060年~679年之间,约380年。根据当时惯例,其后裔应由晋国安排官职和食邑。有专家称,古代"倗"、"蒯"通假,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蒯得极有可能乃倗伯后裔。倗国墓地发掘证明,其墓地使用年代约在西周早期偏晚至西周晚期,与前述倗国的存续年代基本吻合。
古倗国的都城:都城是一个诸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文物局主持发掘的周家庄遗址,位于倗国墓地东5华里,包含仰韶中晚期、庙底沟二期、二里头期和二里岗期多个时期的遗存,以龙山期聚落面积最大,却未发现西周时期的遗存,显然不是倗国都城。笔者认为,现横水镇应为倗国都城,理由有三:其一,该镇踞倗国墓地南面直线距离仅3华里,其墓地方位完全符合周易风水理论;其二,《竹书纪年》载:"翟人伐晋,周阳有白兔舞于市";又《水经注》记载:"涑水西过周阳邑南,其城南临涑水,北倚山原。"证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横水镇为周原、周阳邑,是个比较繁华的城市,已为晋国属地;其三,横水镇现存的汤王庙、真武庙等古庙宇,证明该镇历史的久远。
古倗国的国情: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参考相关史料,对古倗国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口、物产、生产技术、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基本国情考量。古倗国位于中条山与绛山之间的涑水河流域,气候温和,水源充足,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乃人类理想的宜居之地。绛山前沿l0多公里的丘陵地带及长达20公里的涑水河河槽盆地为粮食主产区;起伏蜿蜒20余公里的中条山茂密森林中生存着大量野生动物,为理想的采集狩猎区;清澈缓流的涑水河可提供渔之不尽的鲜美水产;中条山、绛山蕴藏着大量的金、铜、铁、陶土等宝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倗国先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从倗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漆木器、骨器、纺织品、麻绳、苇席等大量实物看,当时倗国农业、畜牧业、冶炼业、纺织业、制陶业,手工业、编织业已相当发达。近年,国家文物部门对绛县横水倗国墓地周边进行全面勘察,发现了集中连片的周家庄、崔村、柳泉、居太、柳庄、尧寓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证明当时倗国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区。按周朝疆域及人口推算,倗国人口应在5~8万之间。综上所述,倗国是个人口密集、农耕文明相对发达的诸侯国家,理应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