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姓氏为导引,见闻于尧都,每每是一个发现,一次点亮视域的全新认识。
还是从我的刘姓说起。
从秦地的刘氏下延,可清晰地链接到汉高祖刘邦,这应该是皇姓之刘的开始吧。
高祖的西汉之后,有刘秀的东汉、三国刘备的蜀汉、南朝刘裕的刘宋、五代十国刘龑的南汉等,每支都是以汉室正统自居的皇族王贵,其中有正宗也有异族,共同造就了“刘、李遍天下”的大姓刘氏。
匈奴刘氏的代表,是西晋末十六国之一——汉国政权的开国皇帝刘渊。刘渊本是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的后裔,他的刘姓,缘自于高祖刘邦将一位宗室之女以和亲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与之约为兄弟;冒顿单于的子孙遂以刘氏为姓。
刘渊以大汉后裔为旗,建汉国(后改为前赵),都平阳;其后又有后赵羯人石勒一支在此活动。这是一次从文化到血脉的胡汉融合。平阳一度成为民族融合的中心。
也就是说,眼前熙熙攘攘穿行于尧都平阳的人流中,有不少人身上都流有来自胡人的血液。
匈奴刘氏,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同时期的匈奴汉姓还有乔、张、高、曹、卜等。
传说,舜或出于东夷,禹或出自西羌。也许,民族融合在上古就已启始,尧的“协和万邦”更为此锻造了融炉。到东周春秋出现民族融合第一个高峰。最直接的,是晋国开放式的婚姻;如晋献公纳有四位戎族之女,晋文公以廧咎如部落的两位隗姓女为妻。及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的“太和改姓”,更是又一次高潮的涌现。
民族融合中的姓氏流变,不是单向的胡改汉。比如路氏(旧作潞)。山西潞城是春秋时的封国,为晋所灭后,路氏先迁河北,又迁蒙古,加入蒙人部落联盟后,以鲜卑的没路真氏为氏;其后裔又被匈奴族征服,部分加入匈奴族成为屠各匈奴。没路真氏在“太和改姓”中又有改为路姓的。划出了一个胡汉间双向或多回路流动的线路图。
追根溯源,姓氏是中国历史行进中的“黑匣子”。从姓氏流变解读民族谱系,能够看到,所谓华夏儿女,原本就是一个交融交汇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同体。此所谓,天下华人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