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事父至孝的张观
◎清凉明心

以前写《吏事千秋》时,曾经接触过绛县张观的事迹,但竟忽略了他的状元身份。河东历史上考状元的不多,金代有李献能、张继祖,唐朝的王维好像也有这说法,加上一个北宋的张观,也就不算是太少了。

张观不仅文章好成绩好,也是个道德楷模。做官是清廉的,也是敢言的,经常向朝廷上书提意见。

另外张观也是一位爱民的官员,在澶州做官时,发了大水,部下们让“领导先走”,他来了一句“太守独去,如州民何?”一直坚守在抗洪现场。在郓州时,百姓们贩私盐的多,张观就建议朝廷放宽盐禁,这样犯罪的人就变少了。

张观做事认真,一辈子只写楷书,不写行草。宋仁宗专门用飞白书写了一幅“清”字赐给他,表彰他的节操。

当然,张观也有缺点,闹过笑话,但这在后人看来不算什么。他在开封府巡夜时,抓到了犯宵禁的人,就问:“有人看见过你吗?”意思是,如果没别人看见,我就把你放了。这事情有失官员的体面和体统,被人取笑过,但说到底还是爱民爱得有点过了而已。史书说他“吏事非所长”,大概是指办事能力差一点。

张观最大的特点是孝顺,他父亲张居业可是有福了。

张居业原本在绛州当地方小官,生了个状元儿子,然后眼看着儿子的官职一路窜升,比自己的官职还大了,老人家心里难免就不平衡。

张观那时候其实只当了个秘书郎而已。为了让父亲开心,孝子张观就正式向朝廷上书,请求和父亲调换官职。宋仁宗一看,朝廷的官职怎能随便调换?实属胡闹。但是,张观的孝心可嘉呀!于是,就破格给了张居业一个京官的职位,然后隆重表彰孝子张观。

张居业做了几年京官,还不肯省事,听人说洛阳的山水风光好,就想在洛阳弄个房子养老。洛阳的房子在当时是很贵的,张观又是个清官,哪有那么多钱?但为了向父亲行孝,张观还是咬咬牙,在洛阳买房置产,把老人家安置好。

过了几年,张居业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身边离不了儿子了。张观又向朝廷请求,在洛阳附近任职,方便侍奉父亲。

张居业活了九十几岁才去世,可算是福寿全归。张观当时不知道多少岁,他身体不好,又加上伤心过度,竟然在刚穿上孝服之际,一恸而亡。

朝廷为了表彰张观的孝行,专门给他追谥为“文孝”。

史书记载简单,我们只能看到张观对父亲的至孝。也许,这个家庭另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张观的母亲可能去世很早,父子们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然后刻苦读书,一举成名……如果是这样,那张观后来的孝行,就容易理解了。

但毕竟,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许,人家的孝行就是发自至诚,不需要什么理由的。现在的孝子也很多,但能做到张观那样的,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