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十年,工商联被迫停止活动。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百废待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这个解冻的季节迎来新的历史转折。
当年10月11日,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同时在北京召开。
邓小平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盛会。
文革前后的工商联
据上海市民主建国会、工商业联合会的统计,在上海市的248名市委委员中,被查抄的有236人,占95%。
在此之前,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历经波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党和政府决定整顿和改造私营工商业,1949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工商业联合会的指示》,提出“工商业以合并成立工商业联合会为好。我公营企业的主持人员亦应参加进去一些,以便教育和团结私人工商业”,“工商业联合会的重心应是私营企业,工业较商业的比重应逐步增加”。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过程中,曾协商过组建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问题,但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未能筹建。
时过三年,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47号令颁布政务会议通过的《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确定了建立工商联的基本原则。
1979年10月23日,全国工商联四届执委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胡子昂(前左四)为主任委员,荣毅仁、黄长水、沙千里、吴雪之(前左三)、孙起孟(前右三)、罗叔章(前左二)、胡子婴(前右二)、周叔弢(前左一)、刘靖基、古耕虞(前右一)、华煜卿(后左三)、刘念智、姜培禄(后右三)、熊应栋(后左二)、张敬礼(后右二)、梁尚立(后左一)为副主任委员,黄玠然(后右一)为秘书长。
1953年10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正式成立。根据《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它是以私营工商业者为主体,国营企业和合作社、公私合营企业等各类工商业者参加的,中国共产党进行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人民团体。
工商联成立后,在引导私营工商业者搞好生产经营,代表私营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团结他们遵守政府政策法令,特别是团结、教育广大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工商联的主要工作变成组织、推动原工商业者进行学习和自我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文革”中,工商联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据史料记载,1966年8月,红卫兵连续数次冲击全国工商联机关,中央统战部被迫决定,全国工商联自8月24日起停止办公。
作为主要成员是原民族资本家的组织,文革期间,工商联组织被称为“资产阶级黑窝”、“牛鬼蛇神庇护所”,不少工商联的工作对象被作为“专政对象”,戴上“牛鬼蛇神”、“反动资本家”等帽子,遭受残酷迫害和打击,有些人甚至被迫害致死。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刊载的“‘文化大革命’对统一战线的严重破坏”一文透露了当时的情况: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领导人及其成员多数都遭到诬陷和迫害。据统计,各民主党派在北京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被揪斗和查抄的占36.5%。
文中称,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视同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一起予以打倒,许多人的存款被没收,高薪被扣减,私人房屋被占用。一些在企业中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人,被下放到车间从事体力劳动。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子女,在升学、就业、参军、提干等方面受到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