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6-7-8)
百舸争流千帆竞 栉风沐雨著华章
——绛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综述

绛县史称故绛,因绛山(紫金山)而得名,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隅,地处运城、临汾、晋城三市交界地带。全县辖8镇2乡、189个行政村、30万人口,耕地面积45万亩,国土面积996平方公里,约是全国的万分之一。因绛县是先秦历史典籍中首次出现“县”这一县制名称,故有“天下第一县”之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40年来,绛县县委、县政府在中央、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描绘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卷,使昔日的穷乡僻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经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辉煌篇章。

经济篇

经济是改革发展的命脉。改革开放以来,绛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禀赋优势,科学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39亿元,是1978年11258万元的51.86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10亿元,是1978年830万元的169.8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4亿元,是1978年795万元的352.70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完成8990元,是1978年66元的136.21倍。从精确的数字对比中,能准确直观地看到改革开放40年来,绛县经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二三产业实现了由“短缺”到“充裕”再到“品质”的巨大转变。

集聚发展,新型工业阔步前进。以绛县经济开发区、安峪工业园、航空产业园和“双创”孵化园“一区三园”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机械制造、新型能源、生物制药、通用航空、特色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积极发展新型工业,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亚新科国际铸造、中设华晋铸造、军鹏装备制造、明迈特铁合金、中信车桥、龙舟机械等优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华北最大、国际一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基地初现端倪。积极建设新能源大县,热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四大领域项目快速推进。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吸引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双创”孵化分离器区,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深耕沃野,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农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引领山楂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大樱桃3万亩、苗木5万亩、中药材5万亩、干果经济林4万亩。积极培育农业市场主体,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3家,专业合作社达到910个,家庭农场发展到70家。创建了“绛县山楂”“绛县樱桃”两个区域公用品牌,荣获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第三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上,绛县山楂代表中国首次出口日本。

深度融合,文化旅游做大做强。立足我县厚重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编制出台绛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建设“春赏花、夏漂流、秋赏叶、冬滑雪”的绛县全域旅游,完善旅游产业顶层设计。先后建成绛北大峡谷、东华山滑雪场,紫云寺上寺、和民俗文化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形成。全面推进东华山、紫云寺、文庙、三线军工、绛北大峡谷、紫家峪、陈村峪、里册峪等“八大景区”和郝家窑田园综合体、白家涧花卉示范园等“十大农业园区”相互配套、相互依托、相互融合,带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进一步发展。全县旅游收入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政治篇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改革开放以来,绛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县法检两院党组工作汇报,研究群团工作,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建设,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强化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代表工作活动网络。围绕全县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民生工程大力开展视察监督,对各类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充分发挥政治协商作用。大力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围绕全县经济建设的重点、关注民生的热点、群众关注的焦点精心选题,先后就精准扶贫、企业发展、城乡环境治理、文化旅游发展等课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展现了协商民主的勃勃生机和活力。

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开展了“全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法律服务进宗教场所暨宗教界代表人士培训班”等主题班次,用“订单式”培训创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凝心、聚力行动”“零距离”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强化民族宗教领域风险排查,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我县发展汇聚起强大正能量。

扎实推进法治绛县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力构建开放透明、亲民便民的司法机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大力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法律顾问全覆盖。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全县范围打造了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建成法治公园和5公里的法治宣传一条街,全社会法治氛围更加浓厚。

文化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绛县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绛县立足厚重的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尧王出生地、东华山祈福地、周家庄遗址、倗国故地、晋国古都、绛侯封地、绛老长寿之乡以及《赵城金藏》雕印地等一系列文化资源,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更加彰显。

牢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系统梳理绛县的耕读文化、德孝文化、红色文化、根祖文化和商贾文化,着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响了“天下第一县”的美誉,编纂出版了《走进天下第一县——绛县》等一系列优秀作品。连续多年举办消夏文化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民俗舞蹈《红溜溜的灯》亮相2016年央视农民春晚,舞蹈《扫街》被推送至国家文化部,参加了第十七届中国群星奖,名列舞蹈类第一名。积极推进楹联文化的普及,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县”称号。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发挥主流媒体舆论阵地作用,加大对新兴媒体管控力度,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市委重大思路、县委决策部署,深入阐述,充分挖掘,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质量、有力度、有深度的宣传报道,传播绛县声音,讲好绛县故事,提升绛县形象,广泛凝聚起绛县改革发展的精神力量。

积极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先后开展了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小康文明村、省级文明县城先进县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在农村深入挖掘乡贤文化,选树新乡贤,树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广泛评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模范”,引导群众树立起感恩之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耻辱之心和诚信之心,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尚。

社会篇

社会建设,关乎国家安定,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绛县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绛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问题导向,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千方百计推进教育发展。全力弥补硬件欠账,开工建设了政府幼儿一园、二园、实验三小、新建高中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有效缓解了入学难问题。大力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名校长、名校、名师“三名”工程。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在全社会形成了关爱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推动绛县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不遗余力推动基建工程。实施了涑水大街、卫庄至东梁壁一级公路、振兴街、绛山街、厢城街、文公路、健康路、倗国路、和平路以及城市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消防站、供电站、污水处理厂、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等一大批工程项目,交通、城建、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大步跨越。

多措并举强化社会保障。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下大力气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改革,实施了县医院增容扩建和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造工程。全力做好城乡各类保障用房建设。全面落实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1.24%。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并轨,完成了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日间照料中心、公租房、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实事扎实推进。

下足力气推进脱贫攻坚。坚持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推进特色农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具体措施,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门路、人人能致富。大力推进易地搬迁,让贫困群众换穷貌、改穷业、挪穷窝、拔穷根。切实抓好“两不愁,三保障”,确保了每一名群众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积极创新强化社会治理。统筹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狠抓源头性基础性问题解决,让各类矛盾在基层一线化解。全力做好中央、省、市重大会议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大力推进“平安绛县”建设,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

生态篇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子孙后代命运的根本大业。改革开放以来,绛县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持续不断做好绿色生态“加法”和环境污染“减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绛县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做优产业转化绿水青山。把植树造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进荒山绿化、干果经济林建设、园林村绿化、通道绿化,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全面摆开绿化“大战场”。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8.19%,远远高于全国的21.66%和山西省的20.5%。

优化环境保护绿水青山。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保持环保整治的高压态势,对全县土小企业、采矿企业、小作坊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涑水河源头治理、浍河流域生态修复、沸泉泉域保护等工程,实现了沿河生态的大幅度好转,让全县的河流都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坚持把工作力度向基层渗透,深入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全力建设美丽乡村,让绛县的所有农村都“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村在林中、房在画中、人在景中”。

转变方式共享绿水青山。利用农业特色鲜明、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资源丰富等优势,积极发展山水修心、绿色康养等养生产业,徒步登山、拓展训练等户外产业,寻根探史、写生摄影等文创产业。开展樱桃文化节、山楂赏花节、东华山登山节、紫家峪红叶节等节庆活动,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来绛。建成了城西生态公园,规划了涑水河公园建设,积极打造城市绿肺,让人民群众共享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共进。

40年辛勤耕耘,40年春华秋实。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绛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30万故绛儿女谱写了一曲辉煌壮丽的凯歌。面对未来,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绛县一定能够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