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实干担当好干部”典型事迹
席 枫
绛县郝庄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自2017年1月,席枫担任绛县郝庄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以来,针对该乡基础薄弱、发展滞后、条件艰苦,被称为“绛县的西伯利亚”的实际,她肩负使命,暗下决心:不管困难有多大,要把郝庄变个样。

聚焦发展善作为。任职后,席枫同志通过认真调研,准确把握郝庄发展现状,按照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结合绛县“两乡五区”发展思路,把推进特色农业扩容提质作为推动该乡发展的核心举措,以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加工园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加工、认证和销售,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健康、高端特色农产品品牌。于是,她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搞规划,积极帮助群众协调好金融、农技部门的关系,落实资金投入,提供技术服务,多方寻找市场,打通销售渠道,使之很快打开局面。短短两年多时间,全乡发展了千亩樱桃、三樱椒种植基地;优质红薯、有机小麦基地;特色硒枣、甜蜜蜜西瓜种植基地;永绿泽山药种植基地;博洋系列甜瓜种植基地;小祁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南庄富瑞德特色畜牧养殖基地等10多个现代农业园区。

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是郝庄乡的弱项。她决定在全乡打造一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以点带面。为此,她多次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并选中了上吕村。结合上吕村情,决定发展樱桃、山楂、硒枣种植,通过从群众手中流转土地100余亩,种植大五棱山楂40亩;樱桃33亩;建高标准大棚10座,种植27亩甜蜜蜜西瓜和富硒枣,当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3.1万元,2019年又新增10座高标准大棚,收入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在本土人才回归工程中,她积极联系,说服绛县在外人才赵春宝回乡创业,引导永青村干部将山药种植确定为发展集体经济的主导产业,成立了“永绿泽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扩大“白玉”、“铁棍”山药种植面积至2600余亩,新建26个储存300余万斤山药的窑洞,实施集储存、冷藏、恒温、深加工于一体的山药加工企业,使农民收入翻番,率先形成村社一体化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永青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大吕、闫庄、西郝等村发展山药种植3000余亩,发展西瓜大棚261个。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劳动力300余人在家乡稳定就业。

环境整治敢担当。在带领百姓发展产业的同时,席枫同志在全乡打响“拆除违建必须归零一家不留,环境整治必须不留死角全面覆盖,文化墙美化必须提高标准突出特色”三大战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在整治工作中,累计共出动劳力8000多人次,铲车120台次,挖掘机38台次,垃圾车800台次,清运垃圾4300余吨,整治非正规垃圾点13个,清理房前屋后“四堆”235处,清理墙面乱贴乱画42处、700平米,整治清理排水渠10处,清理整治道路两旁秸秆乱堆、乱放点35处。彻底改变了多年来的垃圾围村、满目疮痍的旧貌;全乡拆除违章建筑81处、4200平米;全乡各村挖掘本土文化,精心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孝文化、廉政文化墙208块、28000平米,营造了村容美化、弘扬文化,引导村民自觉维护美好家园环境的浓厚氛围。

倾心扶贫赢民心。郝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全县属于较多的乡镇,大部分村缺乏优势产业。为了帮助贫困村发展脱贫产业,席枫同志以干为先,仔细分析产业发展现状,组织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细心指导各村认真制定产业脱贫规划,遇到重大问题总是迎难而上,不回避、不推诿,敢于负责,主动作为。为发展到村产业,她不计其数地往返于职能单位和贫困村之间,经过多方的努力,大角村2018年平田整地40余亩,预投资新建樱桃大棚10个。小祁村目前已发展中药材种植2000余亩,为了提升产业附加值,她多次与扶贫办沟通协调,最终成功争取到80万元在小祁村投资创建中药材加工厂,通过加工厂正常运作利益分配,长期巩固集体收益和贫困户利益分红。为小山村争取到粮食产能提升项目,和村干部共同努力打深水井一眼,使小山村750亩旱地变成水浇地。

彻底治污出重拳。面对郝庄乡传统产业小塑料加工等“散乱污”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面对直接影响郝庄百姓身体健康的现实问题,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计大刀阔斧,彻底整治。于是,她带领班子成员和工商、公安、环保等相关站负责人挨家挨户到散乱污企业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持该办的事绝不含糊、该担的责绝不逃避,顶住压力、一抓到底。整治的同时,她又忙着去山西农业大学联系食用菌的种植技术,替这些企业主想办法如何转型,如何发展替代产业,谋划如何推动郝庄乡高质量发展,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受到郝庄百姓的交口称赞。

席枫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主动作为、能干会干的作风和精神诠释了新时代基层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涵义,她将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这一鲜明底色,努力为郝庄乡人民交出一份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精彩答卷。

陈 燕
绛县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在全县189个行政村逐村创办“医保大讲堂”。2019年3月,绛县医保局成立后,陈燕同志针对广大群众对新的医保政策知晓率底、存在着不少医保遗留问题,提出“党建引领医保,守护群众健康”,带领单位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分成5个宣讲小组,深入全县189个村,利用半年时间,拉网式地开展“大下乡、大讲堂、大健康——医保大讲堂,为您保健康”活动。进田间,去村头,采取现场互动式、问答式、讨论式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法,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多发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大疾病、住院报销和慢性病等基本情况,共接受群众“社保卡的功能及使用”、“异地住院直报办理流程”等5大类1600余个问题的咨询答复,解决了大量医保遗留问题,坚持医保工作推进到哪里,就把党的温暖送到哪里,确保为群众送政策、送健康不留死角。

值得一提的是,陈燕同志带领干部职工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摸清了全县80岁、90岁、100岁以上老人的人数分布及健康状况,为县委、县政府打造“绛老长寿之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东山底村111岁的苗金花是全县最年长者,儿子老实木讷,儿媳患有重症精神病,家徒四壁,是典型的特困户、帮扶户。陈燕带头为老人进行扶贫帮困募捐,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为老人捐出被褥、衣物等148件。她先后6次带领同志们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整理衣被,自掏腰包给老人买来新鞋袜、新衣服,替老人缴纳了全年医保费,并办理了慢性病手续。老人逢人就夸“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

在全县189个村建立“医保便民服务联络站”。陈燕同志在下乡调研中发现,偏远山区老百姓、留守老人和儿童、常年卧床不起的重症患者,到县城办理医保业务很是困难。为了打通医保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方便群众真正享受到国家医保惠民政策,她决定在全县村村设立“医保便民服务联络站”,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挂牌、培训工作。她组织单位全体人员两人一组,实行包村服务,最多的包了5个村,每月到联络站现场办公2次,让群众不出门便可知晓医保政策,办理医保业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第一时间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便民服务站”成立后,绛县医保局对全县80岁以上老人健康状况、医疗待遇等情况摸清了底数。有4名卧床老党员因家境困难,无力购买轮椅,陈燕主动协调县残联、县人民医院,上门为困难老党员进行残疾等级鉴定,制定了日常治疗方案,为他们申请到了免费救助轮椅、助力器等器具。迄今,“便民服务站”共为参保患者上门办理慢性病168人次,办理医保业务851人次,帮助老、弱、病、残、贫困患者入院治疗58人次,被百姓亲切地称为“不走的医保工作队”。

在全县创新实施“三不限”政策,解决慢性病申办难问题。陈燕同志在进村入户调研中发现慢性病申办存在一些原来在办公室难以了解到的具体问题,如:有的重病号卧床不起,有的贫困户没有条件到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治疗等,便打破办理慢性病必须有住院病历的常规,下发了《关于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开辟绿色通道的通知》,实行了慢性病办理“三不限”政策,即:住院病历级别不限、办理时间不限、办理名额不限,当日办理当日享受,彻底解决了贫困人口申办慢性病门槛高、办理时限长的问题,先后为480名瘫痪在床的重症患者办理了慢性病手续,扩大了医保帮扶政策覆盖面。

这些创新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