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仇张村是绛县古绛镇的一个小山村,地处紫金山下三面环沟、一面靠山的山旮旯里。全村有3个居民组84户38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2户80人,被认定为贫困村。长期以来,村里连卫生所都没有,村民患了病,需要到几公里外的县城医治,经济收入以传统的收秋种麦为主。
2016年春,县委组织部任命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青年干部李岩担任北仇张村第一书记,带领4名精明能干的同事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由于村里太穷,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经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与县扶贫开发中心协调,拨款35万元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作为村委会办公楼、村卫生所和扶贫工作队驻地。
为解决村民们看病就医难题,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发挥自身优势,先后组织县人民医院、红十字会医院、中医医院等5家医院为村民们进行免费义诊,提高村民们的防病、治病意识,保障村民们的身体健康,杜绝“因病返贫”问题出现。为给扶贫工作队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单位为他们配备了灶具、空调、冰箱等生活用品,确保工作队员们长期住下去,为贫困户献智出力。以前,北仇张村里只有一条窄窄的巷道,下雨天道路泥泞,行人难以通过。扶贫工作队便与县扶贫开发中心联系,申请拨款对全村巷道进行硬化,大大改善了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产业是扶贫工作的关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驻村工作队从东吴村发展韭菜种植专业村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决定帮助北仇张村种植大棚韭菜。谁知在开会研究时,村里的干部群众头摇得像拨浪鼓,他们认为村里祖祖辈辈从未种过蔬菜,靠种韭菜脱贫是没有一点把握的事。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扶贫工作队组织村干部们到东吴村参观学习,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也让村里的干部群众心里有了底。在县扶贫开发中心申请扶持资金45万元,发动村民打墙平地,整修进棚渠道。经过一个月的努力,集中连片的11座钢架结构日光大棚拔地而起,村里将其以每棚每年1000元的优惠条件承包给1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营。
扶贫工作队通过网上学习和实地考察,编写出《大棚韭菜种植手册》,下发给每位种植户。种植户们参照手册,对大棚韭菜进行选种、育苗、保温、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扶贫工作队的几位队员分头包干贫困户的大棚,每天到大棚里和种植户一起劳动。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大棚里的韭菜长得郁郁葱葱,丰收在望。
2017年冬,第一书记李岩拿着韭菜样品,驱车到侯马市蔬菜批发市场找到蔬菜批发商,对方看见他手里青翠欲滴、叶片肥大的新鲜韭菜,惊奇地问:“这韭菜是哪里种的?”李岩介绍说:“是绛县偏僻的山旮旯贫困村种的。”批发商们很感兴趣,表示“有多少要多少”,并当场与李岩签订销售合同。腊月中旬,侯马客商开着货车多次前往北仇张村日光大棚基地,把7500公斤新鲜韭菜以每公斤5.2元的价格悉数包销,总收入7万元,户均增收6300余元。乡亲们手握客商递过来的一摞摞现金,数了又数,像做梦一样。2017年年底,北仇张村实现整村脱贫。初步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承包韭菜大棚种植户们的生产积极性。他们更加精心地实施管理,种植大棚韭菜的技术也更上一层楼。第二年,11座大棚共收获韭菜10600余公斤,每公斤批发价5.8元,总收益12.3万元,户均增收8180元。
今年8月初,笔者专程来到北仇张村探访。刚进村子,不由得眼前一亮,一条南北走向的柏油街道平整如镜,两侧新建的座座庭院,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的气息。在村委会大院里,码放着一堆锃亮的日光大棚铁质构架。李岩说:“日光大棚韭菜产业为我们村铺就了一条致富奔小康之路。今年,我们争取到县上扶贫资金140万元,计划再新建15座日光大棚,硬化全村街巷,提升配套水利设施,争取实现全村家家有大棚、户户有钱赚的目标。”
在韭菜大棚基地,只见一座座大棚整齐地排列在梯田里,大棚里韭菜幼苗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在搭建日光大棚的工地上,几名工人正在挥汗劳作。李岩指着工地介绍道:“再过一个多月,就能把15座日光大棚全部建好。承包给其他贫困户,种上韭菜,赶到春节前上市,韭菜产量和收益可实现双翻番。”
北仇张村党支部书记晋引宏深有感触地:“我当了30多年村干部,村里每年都要依靠国家救济。扶贫工作队进村后,又是盖房、修路,又是改水、建大棚,硬是把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户扶持成韭菜种植专业户,小小的韭菜现在成了山里人的大产业。”
刘玉栋 张广瑞 马江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