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旅客慕名前来绛县,探索、领略珍存于此的晋国遗址、遗迹、景点、图书、展览馆等宝贵的晋国历史文化,促进了当地文旅事业和社会经济长足发展。
绛县历史厚重,史称“绛”地,新石器为晋南统辖中心,商朝为唐国属地。《史记·晋世家第九》记载,西周早期,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为唐国诸侯,后其子爕因境内有晋水而改“唐”为“晋”。春秋时期,晋献公八年至晋景公十五年(前668年—前585年),晋国将都城由古曲沃(今闻喜县)迁至车厢城(今绛县南城村),历献、惠、怀、文、襄、灵、成、景八位国君,凡84年,是晋国发展、称霸最辉煌的时期。至今存留下晋文公墓、晋献公墓、晋灵公墓、介之推庙、狐偃将军庙、古车厢城、史官董狐封地董封村、中军将祁奚封地灌底(西祁)村、晋军练兵场小祁村等许多遗址遗迹及不少有关晋国历史的传说故事。
2016年,新一届绛县县委、县政府为把历史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优势,把打造晋国文化当做重头戏,成立起由领导、学者、历史文化爱好者、当地群众参与的晋国文化研究小组。对晋文公墓、晋献公墓、狐偃将军庙、古车厢城等一批晋国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修缮和扩建;收集、撰写、出版了《晋国资料汇编》《晋文公》《晋文公的传说》《古绛春秋》等多部资料汇编、长篇小说和文化散文,在报刊文史研究刊物发表《春秋时期,晋国莫强焉》《绛县与晋国有关的村名》《祁奚用及后裔在绛县考》《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故事》等文章;其中,刘玉栋的长篇小说《晋文公》被列入山西省农家书屋名录;申建华收集整理的《晋文公的传说》跻身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名人员参与《晋文公》《重耳传奇》等影视剧本的创作;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对绛县境内横北村西周倗国墓、睢村晋国古墓群、西吴璧冶铜遗址等进行发掘,出土了荒帷、青铜鼎、玉器、漆器等大量文物。其中横水西周倗国墓、西吴璧冶铜遗址分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在全国引起轰动。
最近,在省市支持下,我县依托山西省重点保护单位晋文公墓,计划建设占地1500亩的 “晋都园”,在晋都园里重点打造“晋文公展馆”和“晋国历史文化长廊”,目前,此项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今年底完工。
刘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