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远古探秘·
明末清初的绛县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拆除“人民舞台”时,发现了两通与县城有关的残碑,一块是明朝万历年《重修城隍庙记》,碑文开篇写“县治西南隅有城隍关王二庙”;另一块是清朝道光年《修城垣记》,碑文开篇写“县治十字街西有城隍关帝二庙”。两通石碑提供的历史信息,引起我们探索古老县城的兴趣。

清顺治十六年(1659)赵士弘主编的《绛县志》是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绛县志》,据此版县志记载,现址县城唐武德元年(618)从车厢城移建,城周围五里十三步,高二丈,城壕深一丈,有三个城门:东门门匾题“镇峰门”,南门“绛阳”,西门“太安”。东为重门,西、南建有“瓮城”,瓮城即在城门外建一个半圆形的城墙并有大门,形成一个小城,如第一道门被敌人攻破,可在城上将敌射杀,提高城门防守的性能。清顺治版《绛县志》记载,明万历五年(1577),城西北角因道路塌陷,知县在北面开门以便居民进出。万历二十八年(1600)道路修复后,北门又被封堵,后再开再堵,直到崇祯十四年(1641)才在北城墙上增修敌台两座,以利防御。可见初建时绛县城是没有北门的。

城内十字街(即现在的仪门路和振兴街交汇处)建有当时县城内的标志性建筑——四明楼,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十字街正北为县治,就是官吏们办公的地方。原建县治建筑在明崇祯六年(1633)遭破城而入的兵寇焚毁,崇祯十二年(1639)重建后的县治,主要建筑有大门、仪门楼、忠爱堂、知县宅、县丞宅、主簿宅、典史宅、赞政亭、銮驾库、火器库、捕衙、监狱、预备仓、皂隶房、寅宾馆、华阳池景观及对应中央六部礼户吏兵刑工机构的办公房等。县治之外还有儒学(文庙)、察院、僧会寺、道会寺等。

封建时代,乡村都建有不同的祠宇坛庙,县城各种庙宇也是一应俱全。明末清初的县城主要有:社稷坛:在西门外,每年春秋两季官府举行祭祀;风雨雷电山川城隍坛:在南门外,每年春秋两季官府举行祭祀;邑厉坛:在县城正北,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迎城隍而祭。

清雍正四年(1726)在东门外增设先农坛,每年春秋两季官府举行祭祀。

四坛的长高宽、坛上神牌、四周围墙均按国家典制而建,并有人专守。

县城主要庙宇有:城隍庙、关王庙、龙神庙、玄清庙、府君庙、三神庙、三官庙、东岳庙、观音阁、兴国寺、八蜡庙(每年腊月祭祀神农、后稷等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的庙宇)等。

另外还有多处乡贤牌坊和宗祠。

历史上的绛县城曾被称为“锦城花县”。宋元时期,先人从陈村峪引带溪水进县城,后渠坏水断,明弘治十三年(1500)重导带溪水入县衙内一亩荷塘,而后分东西两渠,穿街越巷,过户走院,环绕而出。街巷柳荫槐茂,庭院荷秀花香。城内古木参天,遮天蔽日,仅文庙内就有三十六棵数抱粗的柏树。

清后期以至民国时期,县城各类建筑有毁有建,但城池范围并没有太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物失城毁,封建时期的县城成了绛县人的一种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