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谷峪的风像大战前的军人,冷峻、肃穆。
中条山横岭关最险要的峪口就是风谷峪。连队里的笔杆子说,汉代大将军周勃父子在此驻守,因其颇有风骨,老百姓那时叫这里“风骨峪”,只是千年过后,被不懂历史粗通文墨的某个文人,因了这里四季常刮的冷风,写成“风谷峪”。
张世贵带领一个班,不,准确地说,应当叫加强班,坚守阵地。为了护送军工厂重要设备、物资安全转移,连长排长豁了老本,把三挺马克沁重机枪和大量弹药交给他。
张世贵很清楚紧紧“咬住”物资转移队伍的是曾经并肩作战的国民党军那支连队,也惦记着当年被自己从日寇飞机大炮轰炸下救出的国军中尉刘老闷,兴许还在这支部队里。直到三挺重机枪打退了敌人第一波进攻的间隙,从对面的喊话中,才确定了这家伙果然还在,而且实实在在成了刀枪相向的敌人。
刘老闷压根没想到能在这里再次遇上他的救命恩人世贵哥,只是他们各为其主,这让刘老闷心如刀绞。
五年前,国共军队在此并肩阻击日寇。鬼子的机枪、迫击炮火力贼猛。国共友军起初按照分工各把守一个山头,鬼子几番攻击下来,双方伤亡很大。不知啥时候,八路军和友军被打红了眼,不约而同汇聚在风骨峪口,不顾一切向鬼子迎头痛击。鬼子丢下大批尸体,向后退去。恼羞成怒的犬养,从运城调来了轰炸机,向峪口阵地狂轰滥炸。张世贵瞬间被爆炸的气浪掀出战壕失去知觉,刘老闷被弹片击中大腿,鲜血直流,不省人事。
突然,醒过来的张世贵抖落脸上的泥土,揉揉眼,发现受伤昏迷中的刘老闷,几步爬过去,拆掉自己的绑腿布带,给刘老闷做了简单的止血捆扎,一把将他背起,踉踉跄跄向后山走去……
胸膛紧贴着张世贵厚实的肩背,刘老闷在颠簸中,渐渐苏醒过来。
“世贵兄,打走了鬼子,你将来打算做啥?”
“老闷,俺首长说了,到那时候,咱穷苦人,都能分得田地。俺想,凭咱这身力气,将来一定要回家乡种田,孝敬父母,再讨个俊俏婆姨,生一堆娃儿,整天闹哄哄的,老美了!”
“哈哈,世贵兄,咋跟俺想得一样?!”老闷拍了拍张世贵胸膛。
那一刻,风谷峪的风,竟然有了暖意。
可眼下,就在这里,双方互不相让,张世贵的机枪,打退了刘老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双方休整中,峡谷一时安静了。
刘老闷冲着峪口方向突然睁大双眼:对面的张世贵竟然走出掩体。
张世贵装了一锅烟,对着冒青烟的枪管把火点上,坐在那里吸着:“老闷儿兄弟,你还活着吗?”
刘老闷心想,世贵哥,你这是干球啥,等着俺打冷枪吗?!
刘老闷立刻回头对着身边的战士吼道:“都给老子听着,没有命令,谁都不准开枪!”
“世贵哥,俺还有三十来个人,等你抽完这袋烟,俺再来一次冲锋。”
刘老闷等张世贵抽完烟走进战壕,再次发起冲锋,这次冲锋最为猛烈,刘老闷的战士边冲锋边投掷手榴弹,或是抢点还击,坚守峪口的三挺马克沁机枪很快被打哑了两挺,只剩下了张世贵这一挺,并且全班也只剩下了张世贵一人。其实,张世贵也负了重伤。
张世贵知道,此时对面留下来的都是当年跟鬼子拼过大刀片子的老兵了,只有这些老兵才有这样的战斗力。他装满子弹喊道:“老闷儿兄弟,你还活着吗?”
“世贵哥,俺活着呢。”
张世贵望着阵前满地的尸体,握着马克沁重机枪的手颤抖着,强忍着伤痛:“老闷儿兄弟,俺知道你还活着,当年俺救你,是让你好好活下去,不是让你跟俺来拼命,你老家解放了,听哥的话,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其实,战前刘老闷就接到了家乡父母的来信:“我儿,咱家乡解放了,分到了几亩田地!”
家书抵万金。这是国共双方在抗战中保留下来的奇迹,头可断,血可流,但是传递家书的邮路,邮递人员一茬接一茬前赴后继接力着,从未断过。
接到来信,刘老闷就释然了,不再为父母的养老生计担心了。他由衷地对领导友军的共党感到敬佩,但是在一次次战场前的歃血宣誓中,又更加坚定了军人冷冰冰的意志。祖祖辈辈就是这样教育的,从小看三国、水浒、岳飞传,得出的信条就是:军人哪怕是死了,也要让杀死你的对手敬重。
张世贵为什么会突然从战壕中走出,将自己暴露在敌军射程内抽烟,是因为信任,还是想干什么?那一刻,就连张世贵也说不清,面对过命之交,自己怎会有那样的举动?!
满身血污的刘老闷从堆积的尸体中爬了出来喊道:“世贵哥,俺知道你枪下有神,不想杀俺,但俺也是军人!感谢世贵哥当年救命之恩啦,俺把这条命还给你。”
刘老闷带着仅剩的几名士兵,手握着斯登冲锋枪冲了上去。
张世贵再次扣响马克沁机枪。一震弹雨过后,风谷峪静了,只能听到呼呼的风声。
“老天啊!——”张世贵艰难地爬出掩体,找到刘老闷尚有余温的尸体,紧紧抱在怀里,用尽最后的力气撕心裂肺地喊着,一腔热血从口中喷涌而出……
风谷峪的风,瘦冷凄厉,裹挟着硝烟,还有浓烈的血腥味,在阵地上呼啸……
后记 和写《风谷峪》,是应《古绛尧风》编辑芳菲约稿,以孙卫东的同名作品为蓝本,写一篇对原作的解读文章,以期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亦可起到对原作的宣传推介作用。我想,还是通过小说的形式,在遵循原作脉络前提下,将原作意蕴再强化一下,旨在让读者看到,同样的素材,可以那样写,也可以这样编,关键是作者想给读者留下些什么?在此,向原作者孙卫东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