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国家级山楂生产基地县
·绛地撷锦·

提起绛县山楂,在国内有着不俗的地位:早在1987年,就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山楂生产基地县”,并取得“地理标志农产品证书”。

绛县七山二岭一分川,日照长,温差大,海拔高,土壤含酸性,具有发展山楂等多种林果业的独特优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绛县果品公司和山楂研究所的科技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后发现,野生山楂籽和细砂土混合后埋入地下沤制一年左右,能育出山楂苗来。于是,这项技术在全县很快得到推广。

短短两三年时间,全县就有2.1万户农民发展育苗面积4.2万亩,累计向全国提供山楂苗2.3亿株,涌现出一大批“十万元户”、“万元户村”,成为我国最大的山楂种苗繁育基地。与此同时,绛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引导农民进行市场转型,全县用3年时间建起十万亩山楂园。1986年,绛县被农业部命名为7个“全国山楂基地县”之一。

种山楂易,发山楂财却难。随着全国山楂市场的饱和,绛县山楂曾一度出现了卖难,山楂价格由1987年的每公斤一块七八,骤降到1990年前后的一两毛甚至几分钱。于是,果农们纷纷砍树,到1996年,全县山楂园被果农砍得只剩下不到3万亩。1997年,县里组织农业、林业、科技、果业部门的精心服务,又鼓起果农们保护、管理山楂的积极性,全县山楂产业开始进入恢复性生产时期。

2001年,县委、县政府从国内外山楂及加工品市场持续好转的大势出发,把山楂作为振兴特色农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提出全县发展“以山楂为主的林果业”、“人均1亩经济林”的思路,鼓励、引导山楂果农有序发展山楂种植,涉果部门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并扶持农副产品龙头企业积极带动,全县先后建立山楂专业合作社109个,涌现出一批闻名省内外的山楂专业村。

据统计,到2016年底,绛县水果总面积13.5万亩,其中山楂10万亩,今年山楂总产量11万吨,总产值2.2亿元,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