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飞毛腿王朝礼

绛县东南有个叫迴马岭的村子,村里有个人叫王朝礼,此人身高1.91米,长得人高马大,走路脚下生风,就像《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那样,行走若飞、快似奔骑、日行八百,素有“飞毛腿”之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无数次出色地完成了传递情报的任务。

“飞毛腿王朝礼,逮免子抓野鸡。”这是村里的孩子们给他编的顺口溜。1927年,王朝礼出生于迴马岭村烟家沟,从小就跑得快,经常跟着别人上山打猎。由于他没有土枪,就一个人悄悄地追赶野兔、山鸡,经常是别人还没打到任何东西,他已经逮住了活蹦乱跳的野兔或振翅乱飞的山鸡。

1942年绛县县委、县抗日政府驻扎迴马岭后,当时只有15岁的王朝礼就参加了民兵自卫队,进了青年民兵培训班,经常到郭家庄、曹家山、杈把沟、里册峪、大晋堂等地收集情报。县政委发现王朝礼朴实精干、传递情报及时、忠诚可靠,就派他到阳城军校参加了培训,后任命他为绛县县委、县抗日政府交通员。从此,他经常为县委政府传递情报,多次在翼城、沁水、运城、垣曲、阳城、武乡以及延安等地穿梭来往,有时连续往返几个来回,多少次遇到敌情,都能巧妙应对、化险为夷。

1943年秋的一天,地下情报员获悉了一份董封据点日军中队部给磨里寨子城炮楼日军小队的一份情报,密令寨子城日军派人去泌水县下峪的水泉中投毒。太岳军区有一支部队就驻扎在泌水下峪一带,平时生活食用的都是下峪水泉的水。县抗日政府立即派王朝礼送情报,要求当天必须送到太岳军区驻下峪部队队部。当时已是上午10点,王朝礼在家拿了两个窝窝头,飞快地从迴马岭出发,翻山越岭,一刻也不敢消停,终于在天黑前把情报送到。第二天,由寨子城据点派出的投毒特务绕过我抗日政府武装队的设防,秘密到达下峪水泉旁,正准备投毒时,被埋伏在水泉旁的战士擒了个正着。

1944年8月的一天下午,县政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写了一封急件,要求王朝礼当天送到运城。王朝礼立即动身,抄近路从大推车上山到卧牛池,下苗家山到斜曲,翻山到张上,路过紫家、卓子沟、南城、留孟到冷口。太阳落西时,发现一伙日伪军,他就绕进一块高粱地,把信件放进鞋里。刚绕过村庄,又被一伙日伪军发现追了上来。经过搜身,鬼子从他身上只搜出了一个良民证,才放开了他。这时天已黑了,他就一路小跑,见人绕行,见村绕道,终于赶天亮前把信件送到了指定地点,交给了上级领导。

1946年5月的一天,县委交给王朝礼一份情报,让他送达沁水联络处,并要求他不准住宿快速返回。王朝礼早上从迴马岭的范家沟出发,途径石陵背、马儿崖,越过东西五岭到土坞,把情报送到了沁水联络处。首长看完信件后,接着又交给他一封急件,让他交给绛县县委。王朝礼立即原路返回,至天明前回到迴马岭,把急件交给了县委。

1948年1月,河东县委把河东第一辆自行车奖给了王朝礼,同时他被条东地委指名调往地委任交通员。1948年2月中旬,太岳二地委发给阳城军区急件。情况紧急,地委要求必须当天送到阳城军区。天不明,他就从翼城县的北冶骑自行车出发。为了及时赶到,他抄近路,走的几乎全部都是羊肠小道,平路骑‘洋马’,上坡‘马’骑人,满脸汗珠遮挡眼睛,汗水渗透了衣服,也没有歇一下脚,只是拼命地赶路,终于赶下午6点前把急件送到了阳城军区。阳城军区又派王朝礼向武乡八路军送密件,他又马不停蹄地把密件送往武乡八路军军部。密件送达武乡后,八路军军部又让他给临汾送秘件,他又将密件安全送达临汾作战联络处。就这样,交通员王朝礼整整跑了三天三夜,忍受了千辛万苦,圆满完成了解放临汾的送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