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涉绛故事·
唯命是从

释义:唯:唯独。形容没有主见,叫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听从命令。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春秋时,晋国和楚国为了争当霸主,经常发生争斗。而郑国则横在晋、楚两国之间。郑国小而穷,一直是晋、楚两国争夺和控制的对象。郑国只得两头讨好,谁也不得罪。

公元前608年,晋国出兵攻打宋国,招致各国不满。郑穆公决定倒向楚国,并同楚庄王订立了盟约。

第二年,晋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不敌,郑穆公被迫与楚国断交而与晋国交好。楚庄王很生气郑穆公背信弃义,连年向郑国用兵;后来,又迫使郑国的新君襄公再和楚国结盟,等到了结盟的那天,郑襄公偷偷地逃回郑国去,楚庄王恼羞成怒。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郑国。楚国兵强马壮,郑国根本不敌。三个月后,郑国的都城被攻下。

郑襄公迫于无奈,只好脱光了上衣,裸露上身,牵着一只羊到大路上迎接楚庄王,向他求饶说:“我没有承受天命,没有很好地侍奉君王,这都是我的罪过,今后,我敢不唯命是从吗?如果承蒙大王顾念从前的友好,不灭掉郑国,让郑国像您的许多属国一样服侍您,这是您的恩惠,也是我的心愿。”

楚王看到郑襄公的可怜相,便说:“一个国家的君主能够自己表示顺服,一定能取得百姓的信任。我们还是开发自己的国家,不去占有别的国家。”

于是,楚庄王命楚军撤出郑国都城,退兵30里,允许郑国求和,并且订立了盟约。

此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是:“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成语“唯命是听”就来源于这段历史,也称“唯命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