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古代城堡·
千年沧桑古绛城

说古绛城是藏龙卧虎之地,人们丝毫也不怀疑。徜徉在原古绛城城墙周围,确有一种由衷的自豪与骄傲。

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绛县县城由车厢城迁到现址后至今,历经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中华民国8个朝代,度过了1394载的沧桑岁月。

此地位于县域中部的绛塬上,海拔750米,夏热而不酷,冬寒而不严;北高南低,明堂开阔;山水环绕,气势非凡。中条山绵亘于县境南部,从生发紫气的东南方逶迤而来,厚重而稳健地向西延伸直至黄河。其山势陡峭高耸,层峦叠嶂。县境北部的绛山山势连绵,形胜变幻,两山间的续鲁峪、磨里峪、里册峪、陈村峪、紫家峪、冷口峪、西沟的泉水和出自绛山中的沸泉,分别汇聚到绛山脚下的浍河和中条山下的涑水河,形成了“两山护襟生阳源、两水环绕润灵显,雄踞龙脊祥气绕,遥望皇恩接长天”的天然景观。

清光绪《绛县志》城池篇载:“县城,唐武德元年自车厢城移建筑城,周五里十三步,高二丈,池深一丈,门三,东曰镇峰、南曰绛阳、西曰泰安,各有楼。宋、金、元因之。”比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平遥古城还要早702年,是全山西省古代建筑年代最早的城墙之一。

城墙既是县城的标志,又是确保全城安全的军事防御设施。历朝历代,统治者无不竭尽全力,精心维护。清光绪《绛县志》城池篇载:自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增修,至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最后一次增修,两个朝代438年间,县城城墙、城门、城楼、城池等先后曾有过22次重建、重修、增修和维修。其主要原因是地震、战争和自然损坏。其中有(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和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的两次大地震,有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的战争。

每一次重建、重修、增修和维修工程的进行,从计划、设计、集资、募劳、施工等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都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和汗水。绛县的县城之所以历经千年风雨而巍然屹立,都是一代又一代绛县人精心呵护、意图筑造的结果。

直到抗日战争前夕,绛县县城基本完好。其时,绛县县城城墙高大雄伟,巍峨壮观,四面濠池又宽又深,固若金汤。其样式和现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的古城墙基本相同,东、西、南各有城门,北面曾经有过城门,出于安全考虑和风水因素被堵。3座城门上建有3间城楼,其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用木粗壮,高大雄伟。下层四周设回廊,上层四周均为木制隔扇。站在城楼上,城外的一切可以一览无余,守城兵士一年四季居住其间。4个城角各有一座方形两层角楼,城墙上面铺有城砖,非常平整。外沿筑有一人多高的城垛口,每几个垛口间设有墩台。据考证,全城共设有墩台17个,上面筑有敌楼,亦称窝铺,窝铺为方形双层建筑,面积约6平方米左右,上层四面墙壁上开有了望孔,便于兵士了望敌情。

城墙上部很宽,地面铺着青砖,从城门内一侧专门设置的斜坡上可以把大车赶到上面。这样以来,能够把守城用的滚木、擂石、铁炮等军事器械直接运到城墙上面,加强城墙的防御功能。由此可判断城墙上面的宽度至少有4米左右。

除东面为天然深沟外,县城的南面、北面和西面城墙外面均设有又深又宽的城濠,城濠里放满了水,是保护县城的重要防御工事。

城门是县城的门面。城门上的牌匾犹如县城的招牌。东城门为镇峰门,外门上匾额书“襟山带河”,内门匾额书“晋旧都”;南城门为绛阳门,外门上匾额书“三晋要地”,内门匾额书“汉封邑”;西城门为“泰安门”,外门上匾额书“表里山河”,内门匾额书:“唐甸服”。这些匾额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画龙点睛一般,把绛县的历史渊源、县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方位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构筑城墙,其主要目的是用于军事防御。绛县县城城墙也不例外。东城墙倚几十米深的九龙沟西沿布建,即现在教育局前面,沟上横跨着一座桥,即现在的镇峰桥。古时桥上设有断面,安有吊桥,白天放下吊桥,人畜可自由通过,晚上把吊桥拉起,谁也无法进出。一旦有了战事,吊桥一拉,外面的人只能望城兴叹。南门和西门没有东门的天然屏障,就外设瓮城。瓮城是古代城池特设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即在城门周围再增筑一座圆形的城墙,形成两道防御工事,一旦来犯之敌攻破外城,进入瓮城之内,守城兵士可以立即将瓮城外城门关闭,将攻城敌人围困在面积非常有限的瓮城内,然后居高临下,用滚木摆石把下面的敌人全部消灭。瓮城离内城距离15米左右,面积约200平方米左右。瓮城门洞外设有千斤闸门。此门高约5米,宽约4米,厚约3寸,由坚硬的槐木做成,外面包着一层厚厚的铁皮,因非常重而被称之为千斤闸,安装在瓮城外城门上,平时由下面的立木顶着,遇有战事,守城兵士就将顶木撬开,千斤闸就会沿着砖垛间的槽门放下来,外面的来犯之敌很难将其破坏。县志上记载,曾有好几次外来侵扰,就是由于城墙坚固而使县城幸免于难。

元大德三年(公元1300年),随着社会相对稳定和经济不断发展,原有的县城无法适应需要,王天福兄弟八人在九龙沟东面始建东关,开通了与城内东街连接的东西走向长约300米的中心大街,向南北方扩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条民巷,成为绛县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0多年的人口繁衍和经济发展,王姓后裔人才辈出,枝繁叶茂。至明嘉靖年间,任四川巡抚王洋致仕后,又复加高四周土筑城墙,重修东关东城门楼。此城门洞分内外双层门扉,城顶建城楼,城楼面阔3间,为重檐歇山顶,巍峨壮观。东关东城门名曰光华门,外门上匾额为“光照华峰”,内门匾额为“绛派并源”。至此,东关除四周城墙略逊外,共占地面积、街巷、人口、庙宇等均于老城相差无几。两座城池象两个亲兄弟一样溶为一体,牵手并肩屹立在天地之间。从此,人们称建在九龙脊上的老城为龙城,把后建的新城东关称之为凤城,一龙一凤紧紧依偎在一起,共沐风雨,永远相伴。至今,县城仍以沟为界,称老城为城内,称后建新城为东关,现各为一个建制村。

现在故绛县城墙虽不复存在,但它曾经的辉煌不仅传承着历史,传承着古文化,也为古城涂抹下一层厚重的文化色彩。如果把绛县古城墙看作是一个历史文化块垒,那么镶嵌在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都是一本厚重的史书。这本书历经沧桑,不蚀不腐,见证了历史,也诠释了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