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日寇的铁蹄践踏了绛县革命根据地迴马岭这方热土,根据地的人民在抗日县政府的领导下,同日本鬼子浴血奋战,用忠诚和生命保卫了家乡,保卫了红色根据地,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闫新,就是一位迴马岭革命老区为抗战做出了非凡业绩的传奇女子。
1925年2月,闫新出生在绛县迴马岭村子后面的土窑洞里,家有兄妹六人,排行老三。父母是农民,自幼家庭贫寒,生活艰苦。父亲被本村地主赵玉洪强行逼债,被迫将十一岁的女儿闫新卖到磨里村胡家做了童养媳。后来,闫新在哥哥闫永气的秘密策划、支持下,勇敢地与封建社会抗争,最后逃出了牢笼。
闫新十四岁就跟着哥哥闫永气参加了抗日县政府迴马岭根据地初创时期的地下革命活动,当时抗日县政府就驻扎在她家的窑洞。她经常帮助抗日县政府站岗、放哨和传递情报,十八岁参加了抗日县政府妇救会,负责迴马岭根据地的妇女工作,十九岁担任妇救会秘书。
闫新长着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梳着两条黑油油的大辫子,说话办事干脆利落,工作积极,热情大方。
闫新在妇救会工作以后,带领着根据地的妇女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做军鞋、征军粮、夜校扫盲、救护伤员、收集敌人情报、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等革命活动。她带领着妇女挺起了柔弱的身躯,撑起了抗日支前的半边天,成为了根据地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充分显示了妇女在抗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物资极度紧缺,八路军战士的生活非常艰苦。一个初冬的早晨,闫新和村民们去给八路军送军粮,她看到战士们衣着单薄,脚上的鞋破烂不堪,有的战士脚上的鞋底已被磨穿,脚底板被石子磨破,血肉模糊,她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此情此景,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回到村里,为了给部队赶做军鞋,当天她就到迴马岭附近挨门挨户的做动员工作。只有十八九岁的闫新,迎着扑面的寒风,一个人疾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多次摔倒,膝盖被石头碰伤,血渗透了棉裤,她都不管不顾。山里的老百姓住得都很分散,闫新一天要跑好几十里山路。那时的老百姓都很贫困,做军鞋有些连布料都拿不出来,闫新就带头把自己家所有能用的碎布甚至是衣服都捐了出来。在闫新的带动下,妇女们积极响应,纷纷自愿把自家所有的布料和袼褙都拿了出来。为了能早一天让前方战士穿上新鞋,妇女们不怕苦、不怕累,白天黑夜连轴转,晚上怕困,她们就聚在一起做活,那时候点灯还是用的煤油或是棉油,油也比较紧缺,闫新就从自己家里带上灯油。那时做一双鞋是非常辛苦费时的。首先要用浆糊把碎旧布一层层地裱成用来做鞋底的袼褙,晒干后再用鞋样一个个地照着画好,用剪刀裁下来,四到五个放一摞,这才是鞋底的半成品,然后再用麻绳或线绳(专门用做纳鞋底的细绳)纳鞋底子。鞋底纳好了还要做鞋帮,全部是手工做。她们硬是凭着打败日本鬼子的坚强信念,怀着对八路军战士的那份关爱和赤诚,纳鞋底的纳鞋底,做鞋帮的做鞋帮,拧麻绳的拧麻绳,十几天的时间她们就自发的为部队做出了上百双军鞋。
由于和八路军某部长期的工作交往,部队领导看到闫新有着很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超强的工作能力,提出吸纳她到部队做宣传工作,二十一岁的闫新毅然踏入军旅行列。
闫新参军后随部队南下,参加了我国大西南的解放战争,历任二野四兵团宣传员、陆军十三旅卫生员、暂编十三军政治干事、云南军政干校党支部书记,并多次立功,为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先后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