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散文·
家有公爹
◆魏晓玲

清楚地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一天早上,有个穿旧公安服的老人来单位上下打量我,后来这个人就成了我的公爹。

公爹冉德山祖籍晋东南阳城,本姓袁,三岁丧母,十一岁丧父,没办法,在庙里扫地劈柴,换得一碗饭吃,后碰到好心的养父,被收为义子,随义父冉姓。养父母对他疼爱有加,那时的公公虽未成年,却很懂得孝顺,家里种田的所有力气活全靠他了,很得二老欢心。养母去世早,养父后来经人介绍娶了张氏。

公爹家住紫金山下北步康村,16岁上当兵,在部队历练了三年。他的义父在招待所工作,擅长厨艺,风华正茂的他跟着义父学了许多技能,此后去县公安局做专职厨师。成家后,因为家中五个子女,拖累大,曾返乡务农三年,常为周边村子过红白喜事的人家帮忙。因为公爹干净利落、厨艺出名,再次被公安局请去上班。一位合格的厨师,无论是食材选配,还是临灶烹调,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智力和较强的耐受力,往往是上班走在人前,下班落在人后;做在人前,吃在人后。工作一旦开始,要反应敏捷,精力充沛。公爹的个性很要强,各单位比拼卫生,都必去公安局参观。

公爹凭着每月200多元的工资和风里来雨里去的摆摊经营,经过几年的打拼,硬是把我们结婚时的上万元债务一桩一桩还清。

晚年,他赋闲在家,常有老领导不时带着米面、食油登门看望。公爹笑呵呵地和他们拉着闲话,聊着他们的青春过往,幸福喜悦写在脸上。那些年,每当婆家姐姐们来看公爹公妈,公爹总是闲不住,亲自当大厨。我是儿媳,自家人,就在旁边打杂。公爹弄好几个蒸碗,接二连三做出好几样炒菜,我这个打杂的都累得够呛,年迈的公爹却乐此不疲。慢慢地,孩子们也学会打杂,我们照着老人家的样子做饭菜,姐姐们也争着洗洗涮涮。

公爹头脑睿智,很懂得一碗水端平的道理,也常问起我的丈夫、他的小儿子:“攒了多少钱,娶媳妇够不够花?”

公爹也时常接济街坊邻居,谁家有急事张口借钱,尽力相帮。邻家有红白喜事总是随叫随到,一帮忙就是好几天。有几次,患失忆症的婆婆走失,全村乡亲自发地不分白天黑夜去寻找,令我们全家十分感动。园里的小树苗要栽种,一些杂活、琐事忙不过来,邻居们也总是不请自到、跑前跑后。

公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晚辈。孩他爸给村里居住的二老送去了沙发和柜子;哥嫂把老屋占地儿的锅头拆除后,墙壁打扫得干干净净;婆家姐也都时常来给老人洗衣擦身,把床上的被褥换洗一新;嫂子更是变着花样做饭;婆家哥哥退休后专门在家陪着老爸。闲暇时,我也曾带公爹去影院看大戏;驾车去闻喜看热闹,狮子滚绣球,看马戏团的猴子抓耳挠腮的表演……孙辈也都个个孝顺老人,农忙时帮着做活,有空时拉上老人进城购物洗澡……也正是在公爹的教育和影响下,我家儿子东东大学毕业后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表现不俗,今春新冠疫情爆发后,东东组织义工小分队,早起晚睡,东奔西走,为禁足居家的市民、乡亲指导网购,上门服务。

公婆含辛茹苦把五个孩子养大成人,子女中间,有当公务员的,有做个体户的,孙辈里有大学生,有个体创业者,还有几个上班族,都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进入晚年的公爹,自感脾气倔强,不想累及任何人,从不住儿女家,坚守自家的老屋。半是青砖半是土坯的房子,有着老人太多的记忆和不舍。说起来,他在外住的最多的还是我家。那年冬季,让我哄着厉害着,强呆了一个月,又坚持回到他那久违的老屋。他牵挂老屋的小狗小猫,更留恋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街坊四邻。

孩子一岁半时,在娘家妈再三督促下,我开始盖房。公爹帮忙在工地起早贪黑地干杂活,婆婆捎来家里的手工馒头。两位老人和姐姐们还尽其所能,拿出他们的体己钱帮助我们。

记不清有多少回,公爹让我们享用他亲自劳作打下的黄豆、磨好的小麦面、玉米面。小院的紫红色豆角,一袋子一袋子地让婆婆给送来。孩子由公爹公婆照看的日子,开心地在村里的大火炕上玩积木,晚上在婆婆的搂抱中进入梦乡。公爹给买的玩具手枪成了孩子的忠实护卫,那一摔就响的小炮是孩子的最爱。公爹公婆听着孩子摔炮的声响,心里乐开了花。

耄耋之年的公爹依然挂念着田间地头。闲暇时,他会让我开车带他去看地里的庄稼,虽然自家的几亩地早已承包给人家。无事可做时,他便串门聊天,打打麻将。有时玩得忘乎所以,像个受罚的孩子,被婆婆夜半锁门不让进家。

公爹80岁那年,花4万多元在家里盖了东房。公爹身体一向很好,除了偶尔吃点小药,并无大碍,有点小积蓄,还补贴儿女、孙辈们结婚建房、重孙们上大学用,三千五千的,尽显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公爹晚年80多岁了,还常叫我们陪他一起去几十里外的曲沃,看望小他几岁的继母。他亲切地叫她“妈”,并给她钱花,以此报答养育之恩。

已是92岁高龄的公爹记忆力非常好,耳朵虽有点背,但头发乌黑,常问工资多少,加了没加。每天早上6点出来走一段路,其它时候则卧床静养;晚上,总是按时看电视新闻和天气预报。他坚持住老宅的一个理由,就是说儿女们去看他方便。冬天,公爹每天都会用手指摩擦那黑色的铁桶,也许这样能养生,他没解释过,我们也没好意思问。

家有一老,胜过一宝。有一次,公爹说,算卦的说他能活76岁,他好奇自己竟然活到90多。他常常掐指计算他的孙子啥时娶媳妇,盘算孙女、重孙啥时上大学。我不失时机地让他看手机里孙媳妇的照片,老人会哈哈哈地笑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