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南征北战闫永文

1929年,闫永文出生在迴马岭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5岁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先是在驻扎于里册峪的太岳兵团当通迅员,1947年9月参军入伍,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跟随西北野战军奔赴解放战争前线作战,先后参加了解放宜川、洛川、宝鸡、兰州的战役,担任过连队文书、政治指导员,身体多处负伤,多次被嘉奖。兰州、张掖、酒泉解放后,他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被选送到酒泉一所马列主义军事院校深造学习,全国解放后又赴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5月转业到阳泉矿务局工作,1958年返乡从教。

在他的一生革命当中,最难忘的是那场洛川战役。

1948年3月5日,洛川战役爆发了。在这次战役中,他所属团为三军七师,在阻击马步芳支援洛川时受到了重创。当时预计这道防线上,敌方最多来两个团。然而,据前沿侦查员报道,早上7点多钟时,马军从这道防线上一共来了12个团,其中10个步兵团,2个骑兵团,这时团部做出决断,一边阻击敌人一边撤退,三营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撤退。一大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马军铺天盖地向我军扑来。连指导员被派去不远的一个小山坡的高粱地边阻击敌人。密密麻麻的枪炮声响了一阵以后,再也听不到任何枪声。这时,营长派闫永文去探察指导员那边的情况。他接受了命令后,匍匐前进,穿过了那片高粱地,到达了目的地后,发现了指导员的遗体。他还来不及悲痛,几个马军的骑兵直冲他而来,手中的马刀舞动着向他劈来。千钧一发之际,他急中生智,掏出腰间的手榴弹,拉下导火索,投向敌人。那几个马军看到飞来的手榴弹紧勒缰绳,他趁机迅速转身飞快穿过那片高粱地,来到了营长的身边。那时营长的身边只剩下司号员,文书和通讯员早已经牺牲了,他把指导员的情况告诉了营长后,营长叫司号员赶快把营里的文件袋交给他,挥了挥手,示意他赶快撤退。营里的文件袋和连里的文件袋,是三营及七连的全部资料,这些机密文件,对全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不敢犹豫,箭步从那块有3米多高的土垛上跳下,跟随着大部队撤离。这一跑就是两天两夜零一个早上,身上除了文件袋和水壶没扔,衣服、背包、随行物品全部减负扔掉了。当找到自己的部队时,他已经是蓬头垢面,鞋也丟了,脚趾甲全部出了血,脚上到处是血泡,脸上全是被树枝、荆条划出的口子,嘴上布满血泡,几乎没有了人样。那真是死里逃生,惊心动魄。战友们相会,抱头大哭,都说“我以为你早已经牺牲了……”,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啊,营长在这次战役中也牺牲了,八连全部阵亡,剩下的连队幸存五分之一的就算多了。这就是十九团在洛川的首次遭遇战。

因闫永文在这次战役中安全转移了营里及连里的资料,得到了营里的嘉奖,同年秋天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自宜川和洛川战役后,他也落下了病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差,伤口没有处理好,年轻时还感觉不到,到六十岁以后,每逢下雨天伤口总是痒得难受,两只脚上的脚趾甲更是严重,和别人的脚趾甲不同,发黑发硬。下雨变天以后,疼痛难忍,每天晚上都必须用热水泡脚来缓解疼痛。老伴那时特地给他做了一双棉袜子,后来晚上也用热水袋来暖。

闫永文一生戎马倥偬、淡泊名利、勤劳俭朴,从不因为当过十几年的兵去向政府要这要那。他说:“能吃点亏,不要沾别人的光,不要给国家和组织添麻烦。”这位勤劳的老人直到快去世时,体力明显差了,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但还是总能看到他在果园里躬耕忙碌的身影。

丰碑无字。闫永文老人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老区的父老乡亲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