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散文·
下村村名的由来
◆郝彩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绛县卫庄镇下村,因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长眠于此而闻名遐迩,蜚声古今。

晋文公 (前697-前628)以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卓越才能,在他执政的短短九年,就把晋国治理成当时经济最富有、军事最强盛、疆域面积最大的诸侯国,成就了生前身后英名。历代统治者为他在下村建祠、造庙,春秋致祭。无数的文人墨客来此凭吊,为他赋诗撰文。唐贞观11年下诏致祭,禁樵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当年的晋文公庙、祠富丽堂皇,蔚为壮观,可惜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焚毁,仅有一通石碑幸存,是时任绛县知县林琅于乾隆丙午(1786)勒石,上书“晋文公墓”四个大字,庄严肃穆,熠耀二百余年。晋文公墓在1962年就被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看到的晋文公雕像,是2001年8月5日下村村民自发捐款三万余元,为晋文公树立的汉白玉雕像,表达了对这位一代霸主的追思、崇敬、仰慕之情。

那么,有人会问这个村子为什么叫做下村呢?是不是村名也和晋文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带着疑问,我走访请教了村中年长的乡贤。他们说听祖辈传下来的故事讲,下村村名还真与晋文公有着很深的渊源。

说是晋文公当年手下有两位忠臣,一个姓郤,一个姓祁。他们追随文公多年,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文公辞世后,二人年事已高,相约辞去官职,分别在晋文公墓的西南、西北两处各自建起南北两个寨子,拱卫着晋文公的高大墓冢。二人还把自己的姓改为“郝”,取意为赤心耿耿保重耳之意。二位郝姓大臣百年之后,子孙继承其祖之志,历两千余年不渝,世世代代守护晋文公墓冢。光阴荏苒,随着两寨人口的增多,再加上居住在高处生活多有不便,就陆续迁到墓冢底部的东、南、北三处,环墓冢而居,因此把村名叫做下村。从南寨子上迁下来的称为“南院郝”,北寨子上迁下来的称为“北院郝”,直到现在还是沿袭这种叫法。南寨子中的人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才完成迁徙,现在还可以看到南北寨子的部分寨墙,当年寨墙高大、水井深深、城门雄伟、三面临沟、地势险要,堪称忠臣保君的历史见证,也是村子年代久远的实物证明。

村中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刊刻的一通题为《火星庙创建舞楼记》石碑中记载:“绛邑东离城二十余里,有下村焉。自东周以来,未之有易,盖古乡也……”由此看来,下村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而且村名一直没变 。

机缘巧合,近日我又在《三晋石刻大全·绛县卷》中查阅到下村村中还保存有一通碑刻,于清道光五年(1825)勒石的题为《合村公议变路施地并典价碑记》,碑文从两个方面讲述了下村村名的由来,碑文写道:

村之设也,不知始自何年,读《春秋传》,鲁僖公三十二年冬,将殡晋侯于曲沃,至今庙与塚覶然于村之庚方,春秋享祀不绝……曰下又何昉乎?或曰村之地势坐落塬下,且晋文神陵踞乎其西南,条华峰临乎其南,九龙池陂面乎其东,此村之所以名下也。

碑文大意是:有人说,从地势上看,该村坐落于塬下,晋文公陵墓位于村西南,中条山的东华山山峰高耸在村正南,九龙池陂在村东,所以村名叫“下村”。

撰文者郝鹏飞在碑文中又进一步提出了自己对下村村名由来的看法,他接着写:“而吾谓不然,顾名思义,其亦登高自卑,行远自迩之意乎。况下学上达,圣有明训。居是村者,或业士,或业农,或业工与商,悉勉下学之功,以历上达之境。则士可为名士,农可为富农,工可为良工,商可为大商。蒸蒸上游,风俗淳美,不蹈下流,人物丰阜,其囗名之,意或在于此。”

郝鹏飞引经据典,他认为村名之所以叫“下村”,是该村先祖对后世子孙的期望。《中庸》中有“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之句;《论语》中有“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之句。村子先祖引用圣贤之语做村名,是希望该村人应勤勉踏实做好“下学之功”,以求至“上达之境”。那么,做士人就可以成为名士,做农民就可以成为富有的农人,做工匠就可以成为能工巧匠,做商人就可以成为巨商富贾,蒸蒸上游,不落人后,整个村子就会风俗淳美,人物丰阜,下村村名的寓意或许在于此。

悠悠两干年,斗转星移,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下村村民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正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村庄先祖给村子取名下村的美好寓意在今日仍在延续,而且会世代传承,下村有更多美好的故事等您来静静倾听细细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