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相声·
探阴山
◆尤生荣

甲(唱):“扶大宋锦华夷忠心赤胆,为黎民无一日心不愁烦。都只为柳金婵屈死可惨,错判了颜查散年幼儿男。我且到望乡台亲自查看,带王朝和马汉、张龙、赵虎将四员,不辞劳苦闯阴山……

乙:这位来情绪了,上来就唱上了。

甲:知道唱的哪出吗?

乙:《探阴山》,说的是包公下阴铡判官。

甲:知道包公探的阴山在哪儿吗?

乙:听这口气,你知道了?

甲:根据我的考证,阴山就是我们绛县的东华山。

乙:相传沉香劈山救母,将华山劈为两半,大块留在原地,就是位于陕西华阴县的西岳华山;小块东飞500里,落在我们绛县,故称“东华山”,论渊源和大小,也叫“子华山”“少华山”,和阴山没半毛钱的关系。

甲:看来我得给你好好说道说道。听好了,阴山就是东华山,也叫太阴山。

乙:你且说来听听。

甲:你去过太阴寺吗?

乙:去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保存的释迦牟尼涅槃卧佛,系独木所雕,为亚洲之最。

甲:你知道太阴寺名字由何而来吗?

乙:聆听赐教。

甲:记住了,太阴寺建于太阴山北麓,故名太阴寺。在全国众多寺庙中,唯独太阴寺座南面北。

乙:啊!太阴寺因太阴山而得名。听你一讲,我明白了。

甲:阴山怀抱五岭,拔地高耸,雄伟险峻,巍峨壮观。阴山之巅,早在北魏时就建有道观,每逢农历三月,春暖花开,桃红柳绿,咱们山西,还有陕西、河南等地的善男信女,纷纷登山朝拜进香、观光旅游。现在……(被乙打断抢过话头)

乙:现在,在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开发旅游资源,是踏青观赏的好去处。

甲:说起太阴寺,不得不提大藏经《赵城金藏》共6980卷,现存4000余卷。日本鬼子很早就觊觎这部稀世孤本经卷,多次密谋盗窃抢夺。先辈们为保护经卷,进行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先后有十几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知道吗?这部中国佛教界最珍贵的经卷主要雕印地就在咱太阴寺。

乙:我知道太阴寺金代壁画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八国联军入侵时,被荷兰人勾结汉奸乡绅盗走,实在令人扼腕痛心呀!

甲:太阴寺鼎盛时期,周围的土地都是寺里的田产,僧侣多达六七百人,声名远播,就连包公也慕名踏足亲往。

乙:这从何说起?

甲:包公曾任管理河东盐业的钦差特使,多次亲临运城盐池,任期闲下时光顾太阴寺,这有什么怀疑好奇怪的。

乙:这是你考证得出的结论?

甲:然矣!历史上太阴寺规模宏大,阴阳两界神仙,依位有序供奉,上至西天极乐世界,下至十八层地狱,各种机构齐全。塑有四大菩萨、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天界众仙、十大阎君、狱卒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奈何桥、鬼门关、望乡台、阎王殿,极具恐怖森严,但凡生前作恶之徒,死后上刀山下火海,受尽各种酷刑摧残,刀劈斧剁,火烧油煎,被锯分身,磨粉狗舔,惩戒莫做坏事,劝人积德行善。包公在此结识闫君,才有之后的探阴山。

乙:传说包公日断阳夜断阴,阴间也有官职。

甲:柳金婵含冤屈死,阴魂不散,告状到开封府衙。包公重审发现此案疑点甚多,人命关天,遂带人到此察看。掌管生死文书的判官系此案真凶李保的舅舅,为保外甥性命,背闫君偷改生死簿,并将柳金婵藏到阴山背后单独看押。殊不知,他所做所为都被添灯油的油流鬼看在眼里。在包公找不到柳金婵,与五闫君秦广荣争执吵翻的关键时刻,他良心不泯,如实讲出真相,最终判官问斩,澄清冤案。

乙:据我所知,内蒙古也有阴山,何以认定包公探的就是咱们这儿的东华山?

甲:我实地考察过了,内蒙阴山虽大,却未设阴曹地府,地处北疆,遥不可及。包公供职开封,位于我们东南(唱):“朝东方望一眼,一阵明,一阵暗。望开封,那正是我的家园。”这正是包公站立阴山,眺望开封发出的思乡感叹!

乙:你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甲:不经过充分的考究论证,如何让人信服?还有证据支持我的这一论断,你去过绛县柳庄村吗?

乙:去过,远近闻名的古文化村,陈庚大将曾在此指挥过晋南战役。

甲:据我考证,柳金婵就是柳庄人。正是由于她的出现,才叫的柳庄。

乙:还有这么一说?

甲:知道绛县烟庄村吗?

乙:我明白了,照你这么推,想必颜查散是烟庄人了。

甲:然矣!

乙:不对呀!烟庄的烟不是颜查散的颜呀?

甲:早年识文认字的少,颜姓的颜难认难写,叫转了,烟颜不分嘛!

乙:没听说过。

甲:关于包公探阴山来东华山和太阴寺有诗为证。

乙:还有诗为证?

甲:有位多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写道:“包拯断案探阴山,舍身忘死申民冤,华山怀中救金婵,太阴寺里铡判官。”

乙:这是哪位大师写的?

甲:我写的。

乙:你呀!

(二人鞠躬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