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绛县建制历史上的撤销与复建

诸位,你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们绛县的建制,曾有过一次不到两年时间的短暂撤销又复建的历史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为轰轰烈烈而又波澜壮阔的年代之一。

1958年5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从各方面开展起来并进入高潮;8月下旬召开的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当年的钢铁生产和建立人民公社问题。同全国各地一样,绛县人民在落实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大跃进的过程中,也焕发出“一天等于20年”极大的热情与冲天干劲。这一年的9月2日至4日,绛县胜利、飞跃、红旗三个人民公社应运诞生;10月4日,中共绛县县委重新决定以“四镇”为中心,建立了城关、横水、大交、南樊4个人民公社,同时决定成立由县长马克武挂帅的大炼钢铁指挥部,并确定在翼城十字河上马劳力2000人,建小高炉306个,日产铁150吨。

话说1958年的晚秋时节,秋粮收获和冬小麦的播种几近完毕。为坚决落实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各级党委要广泛发动群众,大搞小高炉和土高炉,开展全民性的土法炼钢炼铁运动的号召,在以县长马克武挂帅的大炼钢铁指挥部的组织指挥下,从全县农村、厂矿、党政机关各单位抽调出来青壮劳力,从四面八方汇聚在翼城十字河,群策群力,热火朝天地展开了建炉炼铁工程。

这一天临近午饭时刻,留守县委组织部的干部苗绍绪,突然接到正在临汾晋南地委开会的县委书记侯维秀的电话,要他带着全县干部花名册,务必在今天赶到晋南地委招待所见他。

天将黑的时候,风尘仆仆赶到临汾晋南地委招待所的苗绍绪,立即找到侯卫秀书记报到。侯卫秀书记一见苗绍绪,马上把他带到一个无人的房间,告诉他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撤销绛县建制,三分之二土地面积的垣下片划归翼城县,三分之一土地面积的垣上片划归闻喜县,干部三分之二归翼城县、三分之一归闻喜县。而后拿走了全县干部花名册,并交代他因为县上的党政领导大部分都在十字河大炼钢铁,为了抓紧时间落实山西省人民委员会的决定,会后他直接到翼城十字河炼铁工地召开紧急会议,要他第二天一早赶紧返回绛县,通知大交的副县长马玉成(兼大交公社党委书记)和各部委分管干部的人员,由他带领,当天动身赶到十字河参加会议,还要他对撤销绛县建制的事予以保密,不得对任何人讲。

当时绛县垣上、垣下区域的划分,是以下村为界,下村以上区域为垣上片,包括城关、横水公社,以下区域为垣下片,为南樊、大交公社。

第二天上午返回县委的苗绍绪,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走进办公室拿起桌上的电话,通知大交公社书记马玉成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动身回到县委,今天要赶到翼城十字河参加紧急会议。尔后又电话通知财贸部管人事工作的申安才、文教部管人事的王立让等人带好各自单位的相关资料,到县委组织部报到集中,准备今天一同赶到翼城十字河开会。

下午四点钟左右,当从大交赶到县委组织部的马玉成副县长一到,苗绍绪便立即带着大家动身,先从县城坐车到二里半至里册村的路口下车,尔后背着行囊步行,经里册、涧东、么里、炭元河等村,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山路跋涉,等赶到垣址坪村时,天已经黑得看不清道路了,安全起见,一行人只好在老百姓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凌晨动身赶到了十字河炼铁工地。从临汾地委开完会的侯卫秀书记,早一天已到了十字河炼铁工地,见到苗绍绪二话没说,就要他按照省里的规定比例,马上动手拿出全县干部分县划分名单,上县委会研究。

按照分县干部尽量照顾留在原籍的划分原则,他们先让各分管部委拉出干部划分名单,再由组织人事审定归纳,交给县委书记侯卫秀。

经过一夜时间的研究讨论,绛县县委拿出了分县干部的建议名单并上报晋南地委。根据晋南地委的的决定,分到翼城县的县党政领导是:县委书记侯卫秀,副县长郭荣先、曹文华、马玉成,县检察长马克善;分到闻喜县的是:县长马克武,县委副书记马建文,副县长李海友(兼横水党委书记)、吕金贵(兼城关党委书记)。

1958年11月5日,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发文绛县建制取消,垣上城关、横水两个人民公社和垣下南樊、大交两个人民公社顺利划归闻喜县、翼城县管辖。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绛县建制的撤销已经过去了1年零8个月。

1960年8月份左右,晋南地委根据山西省委意见,曾让分县前的原绛县党政班子领导人汇集在绛县城的老县委,讨论恢复绛县建制的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原绛县县委书记侯维秀、县长郭荣先(原县长马克武已调任他地),副书记曹文华、马克武,副县长马玉成、李海友、吕金贵,检察长马克善等参会,时在翼城县县委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的苗绍绪,在闻喜县任人事局长的高景严列席了会议。这个会开了一天一夜,终因协商意见不统一,而将恢复绛县建制的问题搁置了起来。知情者回忆,与会人员对恢复绛县建制没有任何分歧,意见不能统一的主要原因,是分到闻喜县的不少绛县籍干部,却不愿再回到绛县来工作。

1961年5月15日,依据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又恢复了绛县建制并正式开始办公。建制恢复后新的县委班子是:县委书记李川民、常务副书记王玉清;县政府班子是:县长车辅,常务副县长李海友,副县长马玉成、吕金贵。

绛县建制恢复后全县公社的划分是城关、横水、南樊、大交、陈村、冷口、勃村、么里、续鲁峪,加上同时划归绛县原属闻喜县的郝庄公社,共11个公社。同年8月,郝庄公社复归闻喜县,全县为10个公社。

1961年9月29日,绛县人民委员会向全县各局、会、室、院、厂、检、公社委员会,发出(61)绛办秘字第7号《关于我县业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恢复的通知》,通知说,据“省人民委员会1961年7月24日(61)晋民x字270号通知,我县业经国务院1961年7月9日第11次全体会议通过正式设立,从翼城、闻喜两县部分行政区域(即原绛县地区)复为绛县管辖领导。

从1958年11月5日绛县建制撤销,到1961年7月9日恢复,虽然只有一年零8个月的时间,但在绛县历史长河和绛县人民的心中,却留下了深沉而难忘的一页。再次恢复建制后的绛县人民,迸发出更加灼热而真挚的热爱家乡的火热情怀和建设国家、建设家乡的冲天干劲。与六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绛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明天的绛县,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安鸿广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