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六工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由总后勤部组建、三三○二工厂包建的三线工厂之一。1968年至1989年期间在绛县冷口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工厂总占地面积259334平方米(389亩)。
三六○六工厂初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八六工程筹建处”,于1968年6月开始筹备建厂(当地人习惯称为“八六”厂)。1968年4月总后勤部正式行文给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提出“根据战备需要,我部拟在你省绛县地区建一个机械厂,经派人前往实地考察,认为绛县冷口公社东西沟地区较为合适”。同年6月总后工厂管理部第一生产管理局派出首批五人小组正式进点,拉开了筹建工作的序幕。
建厂职工来自四个方面:从三三○二来厂援建的干部和工人、从地方招收的学员、接收的复员退伍军人、大专院校毕业生。职工总数达到了612人。
筹建时期,全厂职工住干打垒的土坯房,吃窝头就咸菜,在大虎峪的山沟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搬砖、和灰、铺路、架线,全力进行厂房、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1970年8月,总后授予工厂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六○六工厂”,原代号撤销。期间,建成了机械加工、锻造、铸造、量刃具、木工等生产车间,完成了572台车铣刨磨、锻铸、起重等设备的安装,具备了被服机械及配件、刃具、军械备件的生产能力。于1970年4月26日正式投产。职工人数893人。这一时期,工厂承担的是指令性军品生产任务,产品品种、数量、价格,均由上级确定并下达。生产用材料由军队物资管理部门提供,工厂的主要精力放在组织生产上。从投产之日到1977年12月,累计生产产值1382.3万元。
随着部队军械备件需求的快速上升,生产任务由前一阶段的20万件猛增到这一阶段的190万件。被服机械及配件产量逐渐减少,刀具生产有所增加,军械备件和刀具生产成为了工厂当时的主要支撑。
1975年有军械零备件任务以来,任务量一直维持在10万件左右,这一任务超出了工厂当时的生产能力。但全厂职工加班加点,全力突击,按时完成了任务。使当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22.23万元,比上年增长43%。
1980年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上级下达给工厂的指令性任务减少,一方面,工厂继续担负军械备件生产维持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主动研制开发,承揽了52门火炮的修理任务。1981年上级取消了铰刀的军品订货任务,铰刀开始转为民用,工厂及时转换思路,开拓民品市场积极推销,当年完成两种14400把的生产销售。这一阶段,工厂由完全的“计划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形式转化,指令性任务与自揽任务同时存在。
1982年至1987年,军械备件任务逐年递减,后来,此项任务逐渐淡出工厂历史。导弹修理、炮弹修理,取代军械备件成为工厂的主导产品,使工厂由当初的被服机械及备件生产向装备修理领域跨越转变。1987年8月,总后军械部确定工厂为“特种弹维修中心”。 1990年7月,工厂的大修线通过军械部组织的鉴定,正式进入导弹大修领域。
随着“保军转民、以民养军”政策的实施,工厂在民品开发上采取“短、平、快”的路子,弥补军品任务的不足。从1981年到1989年的八年间,先后研制生产了远红外食品烤箱、单人铁床、后跟磨光机、打汽眼机、军用双人床、中速平缝配件、瓦楞铁、皮鞋绷尖机、榴——2引信盒、榨油机配件、车炮紧固器、连接体、电子彩色移印机、高效多用炉、汽门座铰刀、多功能闭门器等,开发生产的民品达23种之多。
1990年,三六○六工厂迁往山西省侯马市。工厂虽然迁走了,但这里却留下了军工人永远磨不去的青春记忆。老军工人闫葆真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深情地写道:
匆匆的年华,永久的怀念!
大虎峪——我们的青春称号!
这份情,挥之不去,直至海枯石烂;
这份谊,斩之不断,陪到地老天荒;
大虎峪,
你是我永远的思念,
永远的温暖,
永远的自豪,
永远的力量,
我生命中永远的青春摇篮!
柴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