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绛县化肥厂
△冯 波

绛县化肥厂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筹建的。其时“农业学大寨”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在进行,绛县做为全国的“农业学大寨”先进县,自然不能走在后面。但农业要上去,“四化”要保证,其中之一就是化学化,化学化的重要内容就属化肥了。按国家规划,我县在当时的南凡公社懂封村上马了一个生产碳酸氢氨的小型化肥厂,设计能力为合成氨3000吨、碳酸氢铵15000吨;后经改扩建,产量翻了一番;酸氢氨的产量最高达到三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粮食生产。

绛县化肥厂虽属小型化工企业,但却是绛县历史上的第一地方大厂,占地四百多亩,人员六百余名,投资在当时算是很高了,达数百万元。

绛县化肥厂上马时,正值计划经济时期,缺资金、缺人才、缺原料,包括缺计划(现在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当时确实如此),所以难上加难。不过,以杨荣华书记为首的领导团队却提出、并达到了的一件至今没人超越的记录,就是“当年基建、当年安装、当年投产!”1970年5月份成立筹建组;1970年12月底招工培训;1971年7月1日动工土建;投产在一年后的1972年7月1日!

为了实现这个“三个当年”,所有人都付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些曾经的过程除了用“觉悟”二字形容外,找不到其他字眼!基本复制了革命战争年代的精神面貌,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三不怕累、四不怕脏!”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早晨五点起、晚上十点眠;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雨雪天是睡觉天;生病了才会回家转!

化肥厂的建成投产、以及连续化的生产过程,持续到市场经济止。最高荣誉为1977年被评为全国“工业学大庆”百面红旗之一,并光荣的参加了当年的国家级表彰大会,受到了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接见。

化肥厂的成绩获得,也得益于大多数干部员工努力,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以下记述一个试车投产时发生的小事,是我的亲身经历。

记绛县化肥厂的第一次大火,差不多十九岁的1972年6月末,建成了的绛县化肥厂已在试着生产了。几百亩地上大大小小的车间里,奇奇怪怪的机器数也数不过来,冒白气的、吐黑烟的、轰隆、轰隆响的;刺溜、刺溜转的;白水、黑水、黄水、绿水、还有红水、紫水到处流。这是经全县人民支援和所有员工干部的努力,刚刚实现了“当年土建、当年安装”的目的,正开始向“当年试车投产”的全国最高目标冲刺。当然啦,气氛比较好,费了老鼻子的劲儿,好容易才有了今天,谁不高兴呢?可厂里最危险的第一次大火来了……

那天正下着毛毛雨,试生产已经试到了叫“合成”的工段。我正在我们机修车间的门前干啥,忽觉化工那儿不对,好像“合成塔”上有火焰!——汗毛就竖起来了!那个“合成塔”可不是个好玩意,是个大大的危险物!它的内部压力有320公斤,一旦着火引发爆炸,等于小小原子弹!化肥厂哪哪都是易燃易爆的化学气体、和化学液体,连锁反应起来怎么办?其时的各个岗位正在紧张的试车投产呢,肯定还没人发现这个巨大的危险正向他们走来!——怎么办?跑、还是上?还没找着答案呢,两只脚却向“合成塔”那跑了过去。冲进塔下的车间,几个操作工正忙,没啥可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即拐弯到合成塔下,一眼瞧见刚上任的合成车间主任王振礼也在那儿忙,就告诉了他。王主任多能耐啊,是俺厂的大专家,水平那是不低。但他怎么也慌了?脸儿也“唰”的成了白白的?我更毛了,连问怎么办、你快说怎么办?他说他也不知道!——老天、我的老天,这会儿了你说不知道!随即问:灭火器管用吗?他说可以试试。轮眼一圈,没看到什么灭火器,回头“踏、踏、踏、踏”跑进我们车间,抢了俩就顺着“合成塔”的外置楼梯冲了上去。刚上去一看,喝,——那火!直接从“合成塔“的顶盖下“唰、唰、唰”的窜了出来,迎着人“呼呼啦啦”的烧,仿佛要烧到天上去!那大腿呢、那小腿呢?怎么都在奇怪的抖啊?这时候你抖有个啥用?咬牙吧,反正就这了,打开灭火器就浇了上去。又觉身后又有人上来,也顾不上看,几支灭火器对着合成塔唰唰唰唰的打,塔上的火焰就小了些,变成高高的、飘飘摇摇的了,离开了合成塔的塔体,只在泡沫之上燃烧。

这会儿回头看了下,框架下面满场子都是人。大姐王秀兰听见有人吆喝要东西堵漏气,就把新袄脱下来扔上去;瞬间几十条衣服就一股脑儿的从楼梯上传来。胖胖的老王书记也来了,穿着小三角裤衩,抱着刚刚还盖着的翠绿色缎被子,在水池里摁了下也传上来。

我们几个在框架上不停的用灭火器喷射着泡沫,暂且压住了火焰。王振礼呢,还行,分析了着火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及时采取了合理的措施,慢慢的,大火变小了;慢慢的,火焰不见了……

这时才喘了口气儿,——高高的框架啊、过命的师兄弟们啊,身子都软了吧?腿肚子还发抖吗?把那颗心放回你的肚子里去吧……

直到走下窄窄的楼梯,心口里面还是“扑通、扑通”的响,真是后怕,那“合成塔”要是爆了呢?湿透的衣服贴在身子上,紧紧的、冷冷的,也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多的是汗啊、还是雨啊往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