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和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扩种大豆油料,优化生产结构布局,提高单产和品质。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合理确定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加大对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近年来发展迅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并且2022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现代化国家农业政策的核心,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也为建设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快速增长,已初步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在新征程上,要保证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确保农业产业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包括多个方面,首先是农业补贴。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农民补贴等方式,激励农民增加生产,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量,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其次是农业保险。农民种植作物和养殖动物有很大的风险,天灾人祸都可能导致农民的损失。政府可以引导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对农民的损失进行赔偿,减少农民的损失,增强农民的信心和动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农业科技的支持。通过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通过农业科技的引导,可谓是事半功倍,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农民面辛勤的耕种,是为了让粮食产量提高,改善生活质量。但如何规避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提高农民的整体收益,成为了农业生产保障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现实需要,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运而生。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以创新政府救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同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民按照农业生产的预计产值,投保定数额的保险,一旦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不可抗力意外因素,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有利于恢复生产,降低农产品损失风险,解决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存在对农业生产风险的规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认识到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使农业保险能够得到全面推广。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绛县支公司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提升保险保障水平。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风险防控等社会管理功能,通过将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作为基本保障对象,充分考虑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因素,开发“3+N”保险,兜住脱贫人口收入底线,降低边缘贫困人口致贫风险,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充分发挥分担风险职能,利用自然灾害平台系统调取当地自然灾害风险情况等信息,利用无人机、红外热像仪等手段排查安全隐患。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绛县支公司以自身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服务广大客户。发挥金融保险行业作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的作用,将稳经济、保民生作为保险业发力的方向和重点工作,继续坚守企业社会责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平安产险绛县支公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