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虎,陈村镇紫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绛县陈村镇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多年来,他扎根基层、情系群众,致力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他推动山楂产业升级,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的足迹遍布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二十多年如一日,这是初心,更是责任。
陈村镇紫家村位于中条山北麓,涑水河源头,下辖东坡、西坡、新村三个自然村,全村232户,746人,水浇地900余亩,退耕还林400余亩。紫家村以种植山楂树和连翘为主导产业。山楂种植面积约630亩,年产值189万斤,产值150万元,连翘种植约450亩,产值100余万元。村民们这些收入的背后,都离不开付虎和支、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之前紫家村农田灌溉都是土渠,灌溉期间容易走水渗漏,而且村里的水井因为年代久远水位下降的原因已经报废,无法继续使用,每年农田灌溉只能依托山里的水库定期放水,村民浇地不仅需要提前打电话预约,还要排队等待,碰到旱情严重的时候,根本就浇不上水。为了解决这一“卡脖子”的难题,2012年,当时担任村委主任的付虎,积极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当年为村里新打水井两眼,安装管灌管道6000余米,修建水泥渠道2000余米,实现了山下农田灌溉全覆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石。紫家村的街巷道路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影响村容村貌,更影响交通安全。为完善村里基础设施,2012年,付虎争取到交通局、农发办等单位的支持,为全村街巷硬化水泥路面6.1公里,看到修到家门口的宽敞平整的水泥路,老百姓的心也顺畅了许多。后来,在“村村通”政策的支持下,付虎又和支村委干部、村民一起筹措资金,联系铲车、推土机等工程设备,铺设柏油马路共计1.6公里,打通了郭家庄到紫家村的道路,村民们的出行更方便了。完善村里基础设施,付虎一直奔波在路上。近年来,他积极向县乡村振兴局争取项目资金,为紫家村新建八间标准化卫生室、一间便民服务中心,一座占地3200平米的晒粮场,方便村民生产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2021年,紫家村积极响应政策脱贫,在宣传部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为脱贫群众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身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的付虎,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展思路、带领群众对100余亩多年的山楂老品种树进行了嫁接换头,提升了山楂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紫家村道路两旁通信电缆杂乱,有时,村民们拉农作物的三轮车装的稍高一点都无法通行,群众意见很大。付虎通过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县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整治紫家村通信线路杂乱问题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随即对紫家村的通信线路进行了集中清理,将杂乱线路进行了有序整理,保证了车辆的正常通行。
“人大代表就是代表老百姓反映问题的,一个好干部、好代表就要对老百姓负责任,办实事。”谈到履职感受,付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