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文明碎片

历史,如一个蹒跚的老人,从远古走来,一直走到今天,留下了许多脚印,撒下了许多痕迹。这些脚印和痕迹,在今天看来,就是我们了解历史、诠释文明的档案。

一件器具、一片瓦当、一块瓷片……印证了当时人类文明活动的诸多信息。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态,敬仰它,审视它,把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故绛这块古老的大地上,遗存了许多文物,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成为我们研究古文化的重要物证。

【续鲁铁钟】 铁钟置身于续鲁村东磨盘山上的铁道旁,高达2米,上围周长5米,下口周长6米,直径1.9米。顶部吊钟的环子高达0.5米,系两条头角峥嵘、鳞爪毕现的卧龙形象。钟身外面有5层基本等份的图案,自上而下,第一层图案是奇异多姿的牡丹、莲花、菊花、梅花等花卉;第二层“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之字清晰可见;第三、四层系当时捐铁者的名单;第五层铸有“大明 年酉夏四月十五日铸,重量一万八千斤”的字样。

这口大钟是明代本村上寺内的一口大钟,它的来历很有传奇色彩。相传明朝时,上寺住着一位法号为曾德的和尚。他见寺内花坛水榭别致,亭台楼阁皆有,大小塑像俱全,美中不足的是独缺一口每日必敲的大钟。和尚不敲钟,那成何体统?他决定化缘铸钟。于是,他日复一日地到附近州、县化缘筹铁。风晨雨夕,备尝艰辛,历经数载,终于筹到近两万斤铁,运回上寺,请来著名的铸造工匠,在寺外南边建炉,铸造重达9000公斤的大钟一口,放至磨盘山的崖边上。钟铸好后,曾德做了个梦,梦见神仙对他讲,你自此朝西走三天三夜,再让人撞钟,那时走到什么地方,钟声就能响到什么地方。曾德将此梦告于小和尚,嘱咐其自己走后足三天三夜时间再敲钟,若提前或推后就不灵了。曾德启程后,小和尚便守着大钟抽起旱烟,抽罢一锅儿,随手拿起烟锅在大钟上磕了一下烟灰,这一磕不要紧,竟把大钟磕响了。当时曾德正走到距续鲁村西十多里的范壁坡上,听到钟声急忙返回,问清缘由,把小和尚训了一通:“本来钟声可以波及更远,现在只能传到我到达的范壁村了,可惜,可惜!”小和尚懊悔不已。一旁的监工杨普增解围说:“事已至此,范壁就范壁吧,把钟吊起来再说。”谁知曾德回绝道:“不行。神仙曾托梦,那三天三夜时间打不得半点折扣。否则,把钟随便挂起,不但大钟没了灵气,而且方圆十里八乡都会断了水源。”所以,这口大钟铸好后就一直躺在崖边,历经数百年沧桑,被崖土埋得无影无踪,前些年修铁路时才使之重见天日。村民计划筹资建一钟楼,精心保护之。

【张村塑像】又名“十村娘娘”塑像,位于绛县大交镇张村东岳庙西殿内。相传为清代塑像,坐像高约1.2米,端坐在轿子里,塑像和轿子均施彩绘。明末清初,16岁的朱秀丽行医为生,因不堪忍受当地无赖的纠缠,服毒自杀。死后当地民众仍用她留下的药方治病。为了纪念她,附近十村民众捐资为她修庙、塑像,并特制花轿,每月初一各村轮流接送,供人拜祭,一直延续至解放前。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文诗】 系诗词文体中的一种格式,为西晋道元首创,形成于东晋,兴盛于北宋。此“回文诗”抄本收藏于绛县紫云寺,堪称珍本,被誉为“三绝”:一是该诗用毛笔工整抄于“算盘”、“扇影”、“莲房”、“桑篮”、“车轮”、“聚景灯”、“百花屏”、“子母钱”、“如意珠”等60个造型生动的图案中,图案设计与诗词安排天衣无缝,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缘物寄情、状物传情的艺术特质;其次,图中诗词多达268首,诗词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俱有;诗牌有《山花子》、《天仙子》、《生查子》、《沁园春》、《浪淘沙》、《虞美人》等30多个。诗词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拆字、并字、叠垒、穿插、正读、倒读,皆韵律合辙,平仄恰当,可谓句中有句,奇处出奇,肥不露肉,瘦不见骨;再是,其书法派衍历代名家,或正楷,或隶书,或篆体,布局开合得宜,结构疏理通达,行笔持重流畅,形成古朴、厚重、苍劲、酣畅的艺术整体,给人以深刻的回味和遐思。《山西日报》、《运城日报》均做过专题报道。

【清《绛县志》木刻板】收藏于绛县毛家坡村张广业家,系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绛县志》木刻印板。该印板系梨木质地,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22厘米,厚2.5厘米。正反两面刻字,竖式排版,每面均为19行,每行20字。据查,当时《绛县志》共14卷,该印板系第8卷“人物·上”第17和18面,详细地刻记着北宋时期状元张观的业绩。该印板不仅记录着《绛县志》原版的本来面貌,也见证着百余年来当地印刷业的发展,对挖掘和研究绛县的人文历史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