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古庙会

旧时,绛县大凡有寺庙者每年均定期举行庙会,庙会以春祈、秋报、求子、乞寿、乞愿、消灾、还愿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形式有设祭祀供品、打鼓、唱戏、卖货等。农村庙会多由各村操办,一应开支按人口、地亩分摊。城镇庙会则多由商会操办,分行摊派。虽有迷信成分,但丰富了县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活跃了贸易市场,不无积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庙会被取缔。近年来,随着开放搞活,一些古庙作为文物古迹进行了修缮,不少庙会也随之恢复。

东华山娘娘古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是传统的东华山古庙会日。前后20余天,商贩云集,名剧助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游客,千里迢迢,蜂拥而至,或登山旅游,或进山拜佛,使古老的东华山顿显热闹和繁忙。在众多朝拜的庙宇中,当属娘娘庙与财神庙、文昌庙最为“火爆”。传说沉香劈山救走母体之后,却把母亲的阴魂溅落东华山,受王母娘娘派遣,其母专管人间生男育女之事,于是成千上万的香客便慕名而至,从娘娘庙偷碗下山,生男偷黑碗,生女偷红碗,各取所需,不一而足。偷下碗后不准停留,当即下山。来年生下儿女后,再连续三年背碗上山还愿。如今的东华山,已由过去的三月庙会发展成了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有诗为证:春登华山三月暖,百鸟争鸣山花艳,老君楼出青天外,华山庙入绿州间;夏登华山不一般,六月却有冰雪见,铺地白云绕脚下,犹如步入仙境间;秋登华山风拂面,白云如海庙宇前,庙内绿苔常带露,庙外碧潭总蕴寒;冬登华山三九天,老君楼下古松寒,北风卷起满山雪,疑是玉龙到眼前。

古龙坡老君古庙会

老君庙会位于绛县城南1500米处古龙坡下、九龙沟口的老君庙周围。其规模宏大,不但在绛县首屈一指,即在毗邻各地庙会中,也是绝无仅有。因农历二月十五日乃老子诞辰,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农事全部结束。故而年会分二月、十月两次,会期各一月,均为初一起会,十五会圆,月底会终。整个会期,上下庙院舞台,名戏对演。台上钟鼓叮咚,管弦悠扬,好戏名角,武打文唱,载歌载舞,自始至终。容纳数千人的广场人山人海,热闹异常。耢糟、炒凉粉、烙烧饼、炸油糕、蒸红薯、水煎包以及卖花沾、桃沾、花生、芝麻糖的等等,将广场三面围得严严实实,吆喝不停。在商号街上,南北六排180间廊房,早就抢占盈满,连卷棚和书馆楼下,也被各商户分割赁占。大部商号提前交银租占,唯恐耽搁营业,一次租赁三五年或七八年不等。当时流传着“老君庙会开,三个半省来”之说,即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平遥、太谷、襄陵、太平各大商号是老客户。游客行商如河北、山东、内蒙更是常来常往;邻近各县肩挑车推,小商小贩,顺便赶会做买卖的;以及耍杂技卖艺的,耍各种走兽的,走马上杆的,耍洋片的、弹唱的、相面算卦的、三教九流远来各地,无奇不有,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六排廊房,货堆如堵,京广杂货,估衣布匹,锦缎皮货,面料成衣,五花十色,样样俱全;小吃便餐,名酒佳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四道商业街,人们摩肩接踵,拥拥挤挤。就连庙院南北山门前和正西大门外数十亩庙地内,也挤满了游人客商,骡马车辆。祈祷拜神求签者成群结队,殿内殿外,跪拜成片。甬道下两侧架上硕大的醮盆,大把大把的香,一叠一叠的黄表往里投,先放的还没烧尽,后放的又积成堆,浓烟滚滚,缭绕升腾;有的人挤不到跟前,就在远处烧香醮表,一缕缕的香烟,如云似雾,弥漫上空;跪在老君前虔诚的祈祷者,闭目养神,沉浸于清静,听不到外面会场上喧闹,信道之人驾着缭绕的烟雾,灵魂出窍,冉冉升空。虽然当时还没有电灯,但整个夜晚会场上灯火辉煌,光射云天,彻夜不息,喧嚣的人们忘记了老子的清静无为,迷蒙于热闹非凡的欢乐之中。老君庙在历次地震灾难中均保存完好,不料却毁于日伪之手。1938年7月7日,日军清水41师团,由曲沃经步康侵占绛县城,当日南下至老君庙西折时,见老君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便兽性发作,一把火将大部殿宇点燃,大火绵延十余日。繁华的老君庙会也被迫停止,所剩部分房舍,也经屡次战乱破坏拆毁,伦为一片废墟。本县及外地凡来过游览赶会经商的人,闻讯无不惋惜。

烟庄圣母古庙会

烟庄古庙会在绛县烟庄村凤凰岗上,因纪念姜嫄圣母而兴起。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拉开序幕,由烟庄村民牵头,会聚周边百姓,抬着自制的凤辇,敲锣打鼓到柳庄村接圣母娘娘回到永眠之地烟庄村后,庙会正式开启,一直延续到六月二十四日。整个庙会期间,烟庄村人犹如过节,请剧团唱戏助兴,拜祭圣母保佑吉祥。同时,各家各户都要把邻村的亲戚朋友请到家里,管吃管住,不但当地百姓纷至沓来,就连邻近的闻喜、垣曲等地的善男信女也慕名前来。祠庙中抽签的,卜卦的,相面的,打拳卖药的比比皆是,百艺逞能,各显身手。山脚下河滩两侧的空地上和沿路两旁,小商小贩摆摊做买卖,五金交电、服装百货、香囊鞭炮、小吃便餐、名酒佳肴,五光十色,应有尽有。游人或祭或购,或看热闹,肩摩踵接,挤得风雨不透。惜乎上世纪四十年代毁于日寇贼蹄之下。新中国建立后,风岗虽在,原貌无存,庙会被迫停止。即使如此,前往姜嫄圣母庙旧址祭拜者仍不乏其人,只不过由以往的正大光明变成了偷偷摸摸,这在十年动乱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泰民富,姜嫄圣母庙会也在旅游开发的热潮中逐渐恢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烟庄村的有识之士为圣母庙的恢复积极活动,广大群众一呼百应,有钱的拿钱,有物的捐物,有力的出力,纷纷投入这一善举。清除了残垣断壁,筑起了围墙,在原献殿遗址上建起了一座面阔三间的圣母殿,为姜嫄圣母重塑了金身,对其陵墓进行了加固、增高,并在献殿前矗立起四通石碑,每碑镌刻一草字,分别为“凤”、“岗”、“叠”、“翠”,像四个巍峨的巨人,守护着庙殿,十分气派。与此同时,相邻的大虎峪、小虎峪等旅游景点也相继得到开发。从此,沉寂了数十年的姜嫄圣母古庙会重新开张,届时,从早到晚,游人如织,人们虔诚地祭拜姜嫄圣母娘娘,观赏这里如蓬莱仙阁般的奇妙风景,顺便买些稀罕物品满载而归,使“凤岗叠翠”的名气越来越盛,游客愈来愈多,尤其是三伏天,来此避暑度假者成批成队,连绵不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