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绛县民间的一种自演自娱活动,它起源于祭祀社与火的风俗,是农耕文明的显著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绛县的民间社火,一般都集中在每年元宵期间进行,俗称“耍热闹”、“闹红火”,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表演将音乐、舞蹈、戏曲、说唱、体育、美术、杂耍融为一体,粗狂豪放,活泼风趣,生活气息浓厚,为人们喜闻乐见,经传不衰。这些充满喜庆的节目,愉悦着人们的心灵,也深深寄托着勤劳朴实的绛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绛县飞龙
绛县飞龙是在绛县龙舞的基础上发明的。 20世纪80年代初,绛县文化工作者与民间龙舞艺人在传统龙舞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飞龙艺术。在工艺制作上,选用了超轻型特殊材料和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先后制出了头角峥嵘、形态各异的腾空飞龙;在舞蹈上,融入当地民间舞蹈《推花灯》《九凤朝阳》的韵律,形成寄刚于柔、寓健于美的特色;在音乐上,将当地锣鼓、铜乐管等民间艺术巧妙和谐地结为一体,使音域更加宽广,节奏更为明快,气氛更为热烈。加之,现代灯光、烟雾效果等高科技的恰当运用,使表演达到炉火纯青、令人陶醉的地步。其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在香港回归祖国庆典上,在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文化艺术节上,在山西省“两会一节”开幕式以及诸如太原2500周年庆典等国内外重大文化活动中,绛县飞龙均应邀表演。随着铿锵有力的阵阵鼓乐声和情舞兼备的条条地龙出场,气宇轩昂、体态优美的飞龙迎风展姿,飘然起飞。它时而低回盘旋,俯瞰大地;时而空中劲耍,蹁跹飞舞;时而搏云击雾,直冲长空。乐舞交汇,千姿百态,气势蔚为壮观,高潮依次迭起,哪能不使人为之陶醉?近年来,绛县飞龙作为当地的一项名牌文化和特色产业,发展后劲更加强劲。
绛县龙舞
绛县龙舞,俗称“舞龙”、“耍龙灯”。 龙舞中的龙,由龙头、龙身和龙尾构成,龙身较长,是龙的主体。龙头似驼,龙眼似虎眼,龙耳似牛耳,龙角似鹿角,龙鳞似鱼鳞,龙身似蛇身。在制作这种表演的龙时,用竹篾或者铁丝为架子,外面抹上纸或者是布,龙身的节与节之间,用布缝成筒状连接,然后彩绘其形。龙身、龙头、龙尾制成后,在龙身的每节中部插置蜡梗,下部安置木柄,供表演的人用手抓握。龙舞在开始表演时,舞龙在一名持“宝珠”者的引导下进行,龙随宝珠忽跃忽伏、时缓时急,如凌空飞腾,潜海穿浪,气象万千。绛县东关村的“龙舞”表演开始后,以跑阵为主,有双龙交错跑;有四边形的“开四门”;有龙头向前、龙体左右对称盘圈形的“凤凰展翅”;有双龙相对、扭“8”字形的“长蛇阵”;有对角盘扭的“八宝”、“卧龙搅珠”、“三环套两环”等。表演时,两条龙追逐着两颗宝珠,时而昂首如飞腾于云天之上,时而低回若游于波涛之中,上下翻飞,煞是好看。两旁还伴有锣鼓声、号角声、鞭炮声和口吐缕缕烟火,表现出龙的呻吟和龙的吞云吐雾状。夜晚舞龙时,要点燃龙体内的蜡烛,辅以彩灯、莲花灯等各式花灯,同时施放烟火、爆竹,造成一定的声势,吸引观众,使龙舞呈现出不同凡响的风彩来。绛县郝庄乡是由几十盏甚至上百盏荷花灯、荷叶灯、蝴蝶灯穿插串连而成,每人手托一灯,大荷花灯作龙头,蝴蝶灯当龙尾,来回穿梭游走,龙舞光闪,扑朔迷离,蔚为壮观。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