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民间艺术

花鸟字画

花鸟字画是由民间艺人用一些花卉和禽鸟的图案拼写成汉字,近看细节是一些花鸟画,远看整体却是一幅字,这种字画结合的艺术形式被称作花鸟字,是一种多彩花鸟虫鱼组合书法。在绛县,花鸟字画艺术的代表是东关村的赵香果和北步康村的肖吉俭。以前的鸟字画大多写的是一些吉祥话语,以祈求吉利,现在在见到的鸟字画则以书写顾客的姓名为主,购买者的目的也由祈求吉祥逐渐转变为猎奇。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已经构成了精神生活居上的态势,民间花鸟画随之成为时尚的装饰品,以及馈赠的礼品。每当节日,花鸟字画摊前,总是人头攒动,观者购者不息。

糖 艺

糖艺在绛县叫“糖活儿”,又称“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自己熬制的饴糖,糖体为咖啡色,在常温下为块状,敲碎之后要慢慢加热,然后快速造型。熬制饴糖的主要原料是淀粉,师傅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他们熬制饴糖没有专用的设备和仪器,使用简单的土锅土灶,整个过程都凭借经验来判断,所以操作者必须小心翼翼和不断总结经验。“吹”糖者也多为民间艺人,在寒冷的冬季或干燥的季节,身担火炉,走街串巷、沿街叫卖。他们将糖体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巴鼓气、造型。整个操作过程系经过反复苦练,其手法准确,造型简洁,形象生动,很有情趣。这门技艺的传承方式也比较传统,一般是 传男不传女。前几年绛县还有沿街叫卖的糖艺摊子,现今几乎绝迹。

核桃艺

核桃是吉祥的化身,核谐音“和(合)”,寓意阖家幸福安康、和和美美、和气生财、百年好合,古有“核桃制品摆放家中可神灵镇宅、吉祥好运、逢凶化吉”之说。如今,这样的好意头在绛县仍被人们沿用!绛县新庄村的张维烨,于21世纪初投入核桃工艺制作,他精选优质野生铁核桃为原料,充分利用其核桃果外壳坚硬、耐腐、内部花纹自然、古朴的特点,经科技处理将铁核桃果切片、弃果肉、干燥、定型、打磨、抛光、粘接、细雕等数十道工序,把一颗颗不起眼的山核桃打造成一件件高贵典型,色泽古扑、形状各异的工艺品,并保留了核桃果的原始外形和花纹,具有天然的美感和自然的镂空效果。其工艺品分为实用性和装饰性两大类,有观音瓶、玉壶春瓶、插花瓶、葫芦、发财猪、太极桌凳、吉祥如意条几、烟灰缸、挂件、台灯、盛世宝鼎、香炉、八棱瓶、吉祥龟等70多个品种,业已形成一种产业,产品销往日本、新加坡、香港、北京及全国各地,深受海内外朋友的赞誉。产品在全国工艺品展销中多次获奖。

麦秸画

麦秸画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绛县推行的一种工艺美术。原绛县工艺美术社曾批量制作,作品畅销全国各地。范玉才、白贤德、孙凯等人在此类工艺中颇有造诣。它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 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为了突破传统麦秸画在表现题材方面的局限,手工艺人们广泛吸收现代绘画的艺术手法,通过精心设计,改革工艺等方式,不断拓宽麦秸画的艺术表现范围。同时,又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保持麦秸自然光泽和纹理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巧妙制作成古相典雅、富丽堂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手工艺精品。其人物、花鸟、动物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富有有立体感层次感,散发出自然光泽,极其赏心悦目。将之嵌贴于镜框内,作为欣赏品,十分抢手。近些年此工艺在绛县逐渐衰落,但其曾经的辉煌仍给大家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