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前697—前628年)名重耳,晋献公次子,与申生、夷吾并称三公子,为大戎狐季姬所生。好结交,敬名士,任用贤才。在位前受献公宠姬骊姬所迫,流亡列国19年,历尽坎坷,饱受艰险,多有磨炼;掌政后,励精图治,重民富国,强兵征伐,遂成霸业,为春秋“五霸”之一。
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献公听信骊姬谗言,逼死太子申生,重耳被迫出逃,开始了长期的流亡生涯。
二月,入曲沃,朝于武官,即位立君,是为文公。文公即位,勤于修政,励精图治,“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懋穑劝分,省用足才”。在生产上,号召改进工具,施惠百姓,奖励垦殖;在贸易方面,降低税收,吸引邻商入晋,互通有无,经济获得了一定的繁荣。同时,“赋职任功”,“举善援能”,对“从亡者及功臣”封邑尊爵,昭雪起用受惠、怀二公迫害的旧族,提拔才能佼异的新贵,笼络了新旧贵族,使统治集团和谐安处。文公更致力于精兵强民,称霸诸侯。
文公二年(前635年),周襄王赐文公温、原、阳樊、攒茅四地,文公得以“宣信诸侯”。
文公四年(前633年),楚成王联合陈、蔡、郑、许等国围宋都商丘,宋大司马公孙固来晋求救。晋文公扩二军为三军,兵伐楚国新盟曹、卫二国,诱楚解救,以解宋围。五年(前632年)初,文公借卫道攻曹,卫成公不许,绕道河南下,侵曹伐卫。正月,取五鹿,二月,下敛盂,卫成公求和,文公不允,卫成公逃往襄牛,三月,晋军入曹,计擒曹共公。
宋围未解,成公再次求救。晋文公与秦、齐联盟,以曹、卫土地补赏宋国,楚成王由宋退兵。楚大夫成子王派使臣宛春议和:如晋允诺曹、卫复国,楚不再攻宋国。狐偃拒绝说:“晋君只能得到一个未被楚国降服宋国,而作为臣子的子玉却要得到被晋军打败的曹、卫两国,那有这样的道理!”文公依先轸之计,囚来使宛春,迫使曹、卫两国宣告与楚背盟,以触怒楚国。楚将子玉果然大怒,攻打晋国。文公令晋后退三十里,楚军进逼,再退,先后退三舍(合90里)。文公实现许楚王“退避三舍”诺言,避楚军锋芒。
四月,晋文公、宋成公及秦、齐聚兵城濮(今河南濮阳),与楚决战。文公以战车700乘猛攻楚军两翼,秦、齐、宋诸军齐力击破,楚军陷重围,大败而去。是役,史称“城濮之战”,为春秋会战之最。
五月,文公献俘周襄王,襄王赐弓矢醴酒,命文公为“侯伯”(即霸主)。同年冬,文公请周襄王于践土(今河南荥阳)大会诸侯,中原诸侯尽与晋国为盟,文公遂为“盟主”,史称“践土之盟”。
九年(前628年)冬,文公卒。在位九年,文公侵曹伐卫,救宋服郑,败楚威秦,终于“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身列“五霸”。
文公葬于今绛县下村西岭,其墓高约40米,圆形。墓前有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立“晋文公墓”石碑一通。1965年5月2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第一批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