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绛镇 建设特色农业“两圈五基地”
实施现代农业五项好措施

8月18日,笔者在绛县古绛镇了解到,该镇党委、政府通过实施发展现代农业五项措施,建设特色农业“两圈五基地”,走出一条现代特色农业新路子。全镇农业结构趋于合理,园区建设标准化生产,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农业生产市场化经营,农产品实现品牌化销售。201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7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20.3%、79.2%。

古绛镇是县治所在,地处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全县最大的乡镇。辖区国土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耕地9.86万亩(其中水浇地4.9万亩)。下辖53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近年来,该镇立足本镇实际,提出了建设“两圈五基地”、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工作思路。“两圈”即,将县城周边村发展为古绛经济商贸圈,把镇域边沿村发展为古绛经济生态圈;“五基地”即: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林果业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优质苗木基地。

在此基础上,古绛镇采取五项措施,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建设:

调结构 区域化布局

古绛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药则药、宜牧则牧,向调大、调优、调特上优化产业布局,全镇形成了小麦良种繁育,山楂、樱桃,苗木,中药材,蔬菜、菌类等特色主导产业生产基地:以勃村、北步康村为核心的小麦良种繁育示范区、以北杨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孔家庄、东吴、崔壁村形成的山楂种植示范区,以申王坡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峪南、尧寓、城内村形成的大粒樱桃种植示范区,以郝家窑村为核心辐射带动中杨、焦家涧、白家涧、沟塄村形成的苗木种植示范区,以东窑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北仇、西山、上高、东仇村形成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区,以下高、郝家窑、西吴村等村形成了蔬菜种植示范区,以西乔村、吴北坡村为核心的菌类生产示范区,形成了总面积4.3万亩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共建起了16个特色种植专业村。2015年,五大生产基地给全镇农民创收1.41亿元。全镇山楂面积1.45万亩,每年生产优质山楂3700万公斤,仅此一项就增加农民收入4350万元。素有“北杨山楂甲天下”之称的北杨村,1700亩耕地,山楂就有1600亩,去年总产350万公斤,销售额1000万元,人均收入1万元。在蔬菜生产上,全镇形成了以日光大棚和露地蔬菜生产相互补充的生产模式,去年日光大棚蔬菜年产值840万元、露地蔬菜年产值450万元。

同时,该镇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特种养殖业。全镇猪、牛、羊、鸡存栏分别达到26650头、1200头、9525只、107600余只,还有梅花鹿、藏香猪、天然种蝎、珍珠鸡等特种养殖。绛县向豪蝎子养殖专业合作社由25户会员组成,其中,贫困户18户,合作社投资100万元,建起一个20亩的天然种蝎养殖基地,年产东亚钳蝎70余万条,年预计收入80余万元,社员人均增收3200元。

北牛向豪蝎子养殖专业合作社蝎子养殖已初具规模

建园区 标准化生产

古绛镇以现代科技为引领,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资源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高标准园区的示范作用,按照技术领先、品种领先、模式领先、管理领先的原则,种给农民看,引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全镇建起了两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西部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以郝家窑村为中心,辐射带动沟塄、中杨、尧寓、白家涧等村创建山楂、苗木、蔬菜、樱桃、草莓的集中连片种植生产,建设郝家窑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北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西吴村190个韭菜大棚、下高池村51个蔬菜大棚,年产值567万元。

下高池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流转土地100亩,成立了绛县安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37户、160余人,建设51个蔬菜大棚,占地100亩,今年3——7月种植大辣椒、直椒,亩产值0.8——1万元;8——11月种植西葫芦,亩产值5000元,一年下来,大棚亩产值预计达1.3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400元,比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收益有了很大提升。村里结合精准扶贫,带动22户贫困户发展大棚蔬菜,帮助他们共同实现脱贫目标。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薛玉马,政府副县长李明爱在古绛镇下高池村调研。

促融合 产业化发展

古绛镇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积极促进第一产业“接二连三”,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式发展。他们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将农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民的生产收入与经营收入、创新性收入与创业性收入、季节性收入与常年性收入相叠加,保障了农民收入四季不断。柴家坡、城内、南乔野、峪南、路村等县城周边村共开办“农家乐”50余家。每年4月上旬的申王坡村“樱桃赏花节”、4月下旬—5月上旬的北杨村“山楂花赏花节”和郝家窑村生态苗木观光园、地窨院等,都形成了特色农业文化,增加了农民收入。郝家窑村已收回旧窑院7座、旧宅基地8处,累计投入102.4万元,还计划修复窑洞近40个院落,将建成以民俗文化展示中心、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基地、植物迷宫、农家乐、乡村游为一体的生态美丽宜居乡村。

该镇还利用地域优势,积极扶持发展“维之王”、“隆立康”、“金绛”等一批优势突出、产业完整、效益明显、竞争力强的涉农龙头企业。维之王公司投资1.21亿元,新建了占地100亩的标准化企业,生产能力1.4万吨,直接带动县域及周边5000余户山楂、杏、桃、草莓等果农户均增收5000余元,年转化山楂果2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山楂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新建的隆立康公司占地125亩,总投资2.56亿元,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向医药、养生保健品高端领域进军,研发、生产的“华茸”鹿酒、鹿骨酒已投放市场,胶囊、口服液、针剂类等养生保健系列产品正在研发当中。

县委书记王宏伟、政府副县长王述江在隆立康鹿业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育主体 市场化经营

古绛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识到:市场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农产品商品化的纽带、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要引导农民找市场。他们通过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把农民的“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目前,全镇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7225亩,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51个、家庭农场18个和农业企业10余个,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引导农户“抱团”闯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使庄稼汉成为新兴职业农民。

地处郝家窑村的亮建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入社农户71户,新建自动化卷帘日光温室40个,注册资金500余万元,累计流转土地500余亩,年产蔬菜100余万公斤,产品远销太原、晋城、运城等地,年收益480余万元,纯利润180余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1.5万元。

郝家窑村改造的地窖院

成立于2013年4月的绛县红旗藏香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东山村,投资300余万元,占用荒坡、荒沟面积300余亩,专业养殖皮薄、脂肪含量低、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藏香猪,在市场上十分俏销,经济效益明显。目前,藏香猪养殖规模达到2000头,带动12户社员养殖。最近,合作社又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冷库、屠宰车间等配套设施。

昂立家庭农场于2011年5月承包下高池村200亩土地,栽植“香玲”、“中林”等优质核桃4050株,预计今年可产青皮核桃2.5万公斤,收入7.5万元。去年,农场又投资90万元,发展林间蛋鸡放养项目,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现有芦花鸡4000余只,平均每只蛋鸡年产鸡蛋200枚,年创收96万元。

强素质 品牌化销售

品牌是生产力,品牌是附加值,品牌是市场和产品的桥梁。古绛镇抓住2014年绛县山楂、绛县樱桃被农业部命名为“地理性标志农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机遇,利用全国驰名商标“维之王”和山西著名商标“隆立康”、“金绛”等企业品牌效应,积极扶持全镇苗木、蔬菜、中药材、草莓、核桃等其它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品牌化销售,并利用各种媒体、市场渠道、电子商务等途径,全面提升本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拉动了全县农产品的增质增效。

东窑村有着长期种植中药材的历史。该村因地制宜,发展优质北柴胡、黄芩300亩,当年种植当年受益,亩产值分别为3000元、2000元,产品远销到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全国著名药材市场,受到客商青睐。他们还通过将中药材与小麦、玉米套种,合理利用了土地,实现了双重效益。

申王坡村毗邻县城,他们充分利用交通、市场区位优势,引进、发展1200亩优质大粒樱桃,目前处于丰产期的500亩,去年亩均收入1.5万元,为全村果农创收750万元。下一步,该村将大力发展樱桃观光、采摘农业。

申王坡村樱桃喜获丰收

张广瑞 张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