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之庄公(元年~三十二年)中记载:“二十六年春,晋士蒍为大司空。夏,士蒍城绛,以深其宫。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 其中的“士蒍城绛,以深其宫”,是指春秋时鲁庄公二十六年,晋献公封卿大夫士蒍为大司空,派其建都城聚,又修筑绛城以固防。“聚”,即县城南5公里南城村,名车厢城。此时起始将此地命为绛,并定绛为晋都。这应是有史以来有关“绛”之命名的最早记载。
依据百度百科所查,“绛县”则是公元前541年晋平公所设,但并无查到确切的记载资料。史书中首见“绛县”一词,应是《春秋左传》之襄公(二十一年~三十一年)中的记载:“……(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三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辞以老。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于是,鲁使者在晋,归……”。这也是我国历史文献中出现的第一个县名,因此绛县被称为“天下第一县”。
至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二中又载:“绛县,上。西北至州八十里。本汉闻喜县地,後魏孝文帝置南绛县,其地属焉,因县北绛山为名也,属正平郡。恭帝去“南”字,直为绛县”,观此可知,“绛县”一名为魏恭帝改魏孝文帝置“南绛县”为“绛县”,是“因县北绛山为名也”。但距离春秋时期,已经过去一千余年。
后,清乾隆时期《绛县志》更进一步解释“绛”之寓意:“绛山在县西北二十里,……一名紫金山。草木不生,土色俱赤,且以此取名焉。”
所以绛县之“绛”,究竟是取自辖地紫金山之色,还是取自“因县北绛山为名也”,还需存疑。但在历代各种典籍中,“绛”字意义颇丰,解释也是多种多样的,现摘录如下:
1、《说文解字》【卷十三】【糸部】絳:“大赤也。从糸夅聲。古巷切。绛,大红色。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夅”作声旁。大赤也。大赤者,今俗所謂大紅也。上文純赤者,今俗所謂朱紅也。朱紅淡,大紅濃。大紅如日出之色。朱紅如日中之色。日中貴於日出。故天子朱市。諸侯赤市。赤卽絳也。从糸。夅聲。古巷切。九部”
2、《字源》第1139页:“絳(绛),见纽、冬部;见纽、绛韵、古巷切。形声字。从糸,夅声。“各”之形体演变,参“夅”字条。“绛”乃“絳”之简化字。《说文》:“绛,大赤也。"本义是大红色。《子·公孟》:“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引申指丝织物。《晋书·礼志》“绛二匹,绢二百匹。”(徐在国)”
3、《中华字海》第1318页:“絳(绛),音匠】①深红色。②姓。绛,“絳”的简化字。”
4、《汉字源流字典》第974页:“绛(絳),篆(),形声字。篆文从糸,夅声。隶变后楷书写作絳。如今简化作绛。本义《说文·系部》:‘絳,大赤也。从糸,夅声。’本义为深红色。【演变】本义为①深红色: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衣博袍,以治其国。后也泛指②红色: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皜驳色,而皆若偻。也指③绛草,一种可作染料的植物:江蓠之属,海苔之类,纶组紫~,食葛香茅。又用作④古地名。故地在今山西省候马市东北绛县。注意:绛与赤、朱、丹、红在表示红色时的深浅程度差别。上古这几个字在表示红色时,由深到浅依次是绛(深红)、朱(大红)、赤(浅于朱)、丹(浅于赤)、红(浅红)。到中古红与赤已经没有区别。现在汉语里,红成了这类颜色的通称。若要细分,一般是在“红”前加上不同的限制构成复合词,如:朱红、赤红、丹红、绛红等。【组字】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人糸部。”
5、《汉字字源》中:“绛,形声字。糸(纟)表意,篆书形体像一束丝,表示染丝或染织品的大红色;夅(Jiang)表声,夆是降的初文,古代被降服的罪犯穿红色的囚衣,以作区别。形旁简化。本义是深红色。
6、《康熙字典》第924页:“绛,【糸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巷切,音降。【說文】大赤也。【釋名】絳,工也。染之難得色,以得色爲工也。【急就篇註】絳,古謂之纁。【左思·吳都賦】綸組紫絳。【註】絳,絳草也。出臨賀郡,可以染。
又地名。【左傳·莊二十六年】士蔿城絳。【註】絳,晉所都也,今平陽絳邑縣。
又水名。【史記·魏世家】絳水可以灌平陽。【註】絳水,源出絳山。”
7、《汉语大字典》第3619页:“绛,《説文》:‘绛,大赤也。从糸,夆聲。’jiang《廣韻》)古巷切,去绛見。冬部。①大红色。《説文?糸部):‘绛,大赤也。’段玉裁注:‘大赤者,今俗所謂大紅也。’《廣雅·釋器》:‘絳,赤也。’《墨子·公孟》:‘昔者楚莊王,鮮冠组缨,絳衣博袍,以治其國。’《文心雕龍·通變》:‘夫青生於藍,絳生於蒨。’宋王安石《(題金沙》:‘海葉開後數金沙,高架層層吐绛葩。’②绛草,一种可作染料的植物。《文绚左思<吴都赋>》:‘江離之屬,海苔之類,綸組紫絳。’李善注引劉逵曰:‘绛,草也。出臨賀郡,可以染。’③一种丝织物。《晋营·禮志):‘绛二匹,網二百匹。’④古地名。故地在今山西省侯马市东北绛县。《集韻·絳韻》:‘絳,地名。’《國語·晋語二》:‘申生許諾,乃祭于曲沃,歸福於縫。’韋昭注:‘縫,晋所都也,今平陽絳邑縣。’⑤姓。《廣韻·絳韻》:‘绛,姓。’”
综上可知,“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中意义有所变动,但大致有四种解释,一为色彩;二为姓;三为丝织品;四位古地名,而绛县之“绛”则为其四。
另外,历史上与“绛县”有关的诗词也颇多,据不完全统计,共近百首。其中,以“绛县”入诗的有27首,以“绛侯”入诗的有15首,以“绛老”入诗的有29首,以“绛人”入诗的有24首。尤其以南宋刘克庄的居多,总计达14首。如其所作的《己未元日》中的“化弥勒身千百亿,问绛人年七十三”、《最高楼》中的“小於卫武二十岁,大於绛老两三年”、《自和效颦一首》中的“神仙疑是丹丘子,年纪高于绛县人”等等,多是取“绛老”之典。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其中有诗5000多首,词200多首,《诗话》4集及许多散文。作品体裁丰富,题材广泛。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他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闲赋乡居,对莆田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有细腻的观察、较深的了解,并将之反映于作品中。它的不少诗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宋莆田地区的杂剧、百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但刘克庄与绛县有何渊源,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以“绛县、绛老、绛侯、绛人”入诗,这是值得深入探寻的,希望小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绛县学人来关注和深入研究有关绛县的人文与历史,为绛县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增彩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