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千年古村
——浅说董封
◇ 柴顺利

位于塬下浍河冲积平原中心位置的董封村是绛县人口数一数二的大村,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农业发达,非常适合人类繁衍生息。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董封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2000多年前,这里已经成为春秋晋国的核心地域,人口密集,富庶一方,并由此而作为奖赏被晋君賜予了犯颜直书的太史令董狐,获得董封这一穿越千年而仍生机盎然的称号。

董封因董狐而得名,董狐又是何许人呢?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史官,不畏权贵,敢于直笔,在史学界享有盛誉。孔子评价他:“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杜甫在《写怀》诗中有“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董狐成名在于坚持“赵盾弑其君”的记载。《左传·宣公二年》沿用了他的说法,亦对此事做了如下记录:“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这件历史公案的来龙去脉大概是这样的:晋国自文公称霸后一直维持春秋强国地位,至灵公时,他却昏庸无道,残暴荒淫,搞得国无宁日,民怨载道。相国赵盾生怕霸祚不保,不断规劝灵公励精图治。晋灵公不思进取,反而想方设法屡次谋害赵盾。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被迫逃往国外。途中正巧遇见灵公的姐夫自己的堂弟赵穿。赵穿知道情况后非常生气,前去找灵公评理,灵公不但不听,对赵穿更是恶语相向。盛怒之下,赵穿命令卫士一拥而上杀死了晋灵公。赵盾得知灵公被诛,便返回晋国,拥立文公的小儿子也就是灵公的叔叔黑臀为王,这就是晋成公。赵盾重登相位后,想知道史官对这件事的评价,于是就把太史令董狐找来,询问他有关情况。董狐拿出大事记交给赵盾让他亲自过目。赵盾看到上面写着“秋七月,赵盾弑其君”,并且得知这件事在朝廷上已经做了公布,不由得很是生气,质问董狐道“谁都知道,先君不是我杀的,你们这些史官怎么让我来承担罪名呢?”董狐回答道:“你身居相位,曾经逃亡而没有走出国境,回来后又不惩办凶手。这不是你的责任,又是谁的责任呢?”赵盾说:“你我同堂为官,共事多年,对我知根知底,为了不损伤我们的友谊,还请你酌情改动。”董狐不答应,说:“史官职责所在,不能因私情而欺骗后人,你是相国,可以杀我,但我不能丢掉人格节操。”赵盾听后叹息说:“《诗经》上都说‘因为我怀恋君主,所以给自己带来忧伤’,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赵盾虽然手握大权,但是并没有因此而问罪于董孤。这两人秉公无私的做法,不仅赢得了孔子的赞扬,也得到了公众的好评。赵盾仍不失为一代贤相,董狐也由此开启了史家秉笔直言的先河,被冠以史官典范,还得到了董封这块土肥水美的上好封地。

春秋战国时期,人口密度较低,生产能力有限,人类基本依靠自然之力维持生存,对环境没有造成致命破坏。所以,当时的董封风光秀美,平坦的田畴一望无际,东西两条河流环村而过,村民日升而作,日落而息,有黍充饥,有鱼佐食,一派祥和安宁景象,是名副其实的晋国粮仓,故而也曾荣获清河村等称号。

董狐去世后葬在了翼城东50里的良狐村。身虽去,魂留彼,董狐坚持真理,耿直不阿,无畏无惧,豪爽豁达的性格一直在董封沿袭了下去,在董封人民身上世世代代得到了传承。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因仰慕董孤而迁居董封,谱写了“完璧归赵”“将相和”等旷世名作;明朝出生于董封的大臣石坚,单人匹马出使高丽,不费一兵一卒将叛国逆臣重新降服;祖籍董封的郭鉴,忠孝贤良,为官多地,造福各方,政绩卓著,工文善书,大学士薛瑄不吝溢美之词,称赞其“杜诗赵楷”。近代,在抗击日寇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董封儿女不怕牺牲,奋不顾身,英勇顽强,抛头颅,洒热血,为董封新生、绛县解放、新中国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续写了一笔不亚于古人的绚丽华章。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今的董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沐浴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董封万象更新,欣欣向荣。民居鳞次栉比,街道宽敞通畅,厂房高大敞亮,到处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但为了弘扬国粹,继承传统,董封村不仅保留了南城门、刘家部分祖屋、大槐树,还维修了元戏台,仿照原样重新雕刻了代表董封人民剽悍勇武精神的两尊大石狮,同时挖掘人文资源,将舞狮技艺发扬光大,打造成了绛县的一张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