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 «上一版 下一版»本期共8版(1-2-3-4-5-6-7-8)
解析“天下第一县”
·厚重底蕴·

矗立于绛县博物馆内的“绛县老人”石碑,系青石质,碑身高158厘米,宽67厘米,厚16厘米;底座长67厘米,宽44厘米,高38厘米。碑面上方正中,阴刻“绛县师”三字,字的下面阴刻“绛老”身着古装、手端锦食、白眉舒展、目光和蔼的肖像。左边竖式阴刻“嘉庆二十二年岁次丁丑立”的字样。此碑不仅是研究当地人文历史的活教材,而且也为有“天下第一县”之称的绛县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著名学者卢润杰先生曾于2005年9月21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著文《一个喜剧产生了天下第一县——绛县》。卢文称:“县”制是秦统一中国后推行于全国的。“县”制最早出现却不在秦国,而产生于古山西的晋国。“县”,在未作地方行政单位之前,古意与“悬”为同一个字,即悬挂、联系的意思。西周时期,周王的食邑叫王畿或国畿,畿内的土地与周王紧紧联系在一起。《说文》“县”字解,曰:“天子畿内,县也。”周王的畿内称为“县”,因此至高无上的周天子,实则被称为“县官”。提到“县官”,一般人都认为系地方行政区域中的基层小官,历来有“七品芝麻官”的戏称。而在西周,“县官”居然是堂堂周天子的雅称。这确是“县”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在产生、发展变化中鲜为人知的趣闻。

“县”的地方建制广泛使用,并且推广到春秋列国,是从山西的晋国开始的。据《左传》载,公元前544年,即晋平公十四年,平公母亲悼夫人在一个叫杞城的地方请人吃饭,遇到一个来自于绛的老人。悼夫人见其年迈,问贵庚。老人答曰:“臣不知纪年,只知经历四百四十五个甲子矣!”此老翁高寿几何?当时在场者谁也算不出来,悼夫人派随臣求教于晋国一位很有名气叫师旷的乐师。师旷掐指一算,答曰:“七十三岁矣。”又求教于一位叫文伯的人,答曰:“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矣!”这当然成神话了,人再长寿,也不可能活到26600余岁。从此,这一典故便被称为:“绛老”。对年过古稀、长寿高龄者,常用“绛老”褒之。也因这一故事,三年后的公元前541年,晋平公认为“绛”这个地方出长寿老人,太可贵了,于是便用周天子畿内的名称 “县”称之,取名“绛县”。这是晋国设置的第一个“县”。由此来说,山西绛县,应该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个 “县”,也是“天下第一县”。

卢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后,引起较大轰动。因成就“天下第一县”的“绛老”(又称“绛县师”)也引起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