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亮老师的文学传记《朱自清的朋友圈》发表后,令世人耳目一新,人们不得不再次聚焦朱自清,我们也不得不再次审视夏明亮。
朱自清的散文虽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但他的为人处世、气节风骨、人格魅力以及在文学创作、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上的成就却鲜为人知。从朱自清大师身上,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的人品和文品。俗话说,文如其人。人做好了,文章自然就会跟着熠熠生辉。
我们常常苦恼于写不出好文章,却不知道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背后有着那么多令人泪目的故事。如果我们都像朱自清那样,把自己经历的令自己感动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写出来,也许文章的质量会大幅度地提升。
多年来,夏明亮老师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从夏明亮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闪光点:一是勤奋执着。夏老师每天晚上除了看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外,其余时间就是坐在电脑跟前搞创作。他不去刷抖音,不去斗地主。二是博览群书。夏老师写人物传记需要读大量的有关书籍,他除了写作就是阅读。三是专心致志。夏老师除了早期写过长篇小说外,近十几年专心致志地写作人物传记。他曾说过,自己是学历史的,对人物非常感兴趣。另外,他认为,写人物传记比起写其它文学作品来说更具挑战性,更具传播力。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曾经读过关于李白的传记,是李白最后一个夫人写的,从传记中才能真正了解李白创作背后的酸甜苦辣,让我们明白每一首诗作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作者身心的真实经历,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汗水与心血。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夏明亮老师虽然不善于交际,但他却在践行“秀才不出门,能知天才事”的人生大雅之事,博览群书、阅历丰富,从书中明白了世间之事,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因而在写人物传记中能够恰当地处理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传神地描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给人以震撼。如,在传记《散文<背影>背后的故事》中,夏明亮老师是这样分析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的朱鸿钧,在对儿子日日思念的煎熬中,几经踌躇,主动给刚到清华任教的朱自清写去了一封家信。当然,作为一个习惯于端着长辈架子的封建家长,他不可能低下头直接向儿子认错,他借着跟儿子絮叨家常事物和惦念孙子的名义,主动向儿子求和解的愿望却倾注在字里行间。在信中,他这样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捧着父亲的信笺,朱自清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到父亲在信里哀叹‘大去之期不远’,又想到父亲一直‘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朱自清几年里内心深处的‘怨怼和决绝’瞬间土崩瓦解,‘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随之父子间骨肉相连的情感涌上心头,作为人子,父亲已经年迈,自己却还跟父亲闹别扭,真是太不应该了。自己也已经做了父亲,他真心体会到做父亲的不易。心潮起伏之间,父亲与自己过往的点滴,如潮水般涌来,与父亲之间温馨美好的记忆瞬间复苏。”“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如涓涓流水,倾注在字里行间,熔铸在父亲的背影之中。”这些发自肺腑的分析和推理,合乎人情世故,令人心服口服,这样的文字才能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考验,打动读者的心灵。
夏明亮老师在教育战线上奉献了36个春秋。他热爱教书育人工作,把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注重立足高中阶段学生实际,利用节假日辛勤笔耕,结合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三观”教育和人文教育,深受学生欢迎,被学生赞誉为“我们身边的作家”“既是经师,更是人师”。如果高中学生能够在业余时间读一读文学传记《朱自清的朋友圈》,必将对其产生重大影响。